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作为展示宁夏地区悠久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重要窗口,坐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核心地带。这座占地广阔、建筑面积达30258平方米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收集、保护、研究和展示宁夏境内的珍贵文物和历史遗产,尤其侧重于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呈现。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0258平方米,全高21.2米,共四层。其中,地下一层建筑面积8456平方米,分为文物库房、设备用房及办公区域;地上建筑面积21802平方米,一层为中厅、贵宾接待室、临时展厅和观众服务厅,二、三层为各类展厅、图书阅览室和书库、多媒体教室及观众服务区。
1、朔色长天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是2008年宁夏博物馆迁至新馆后推出的反映宁夏历史文化的基本陈列,展览分为“文明曙光”“游牧家园”“帝都藩屏”“丝路重镇”“西夏寻踪”“塞北江南”六个部分,以近2500件(套)展品,其中88件(套)一级品,勾勒出宁夏文明发展过程中华美的篇章。
2、石刻史书
“石刻史书——宁夏岩画展”展厅位于宁夏博物馆一楼西侧,展陈面积1300平方米,以岩画的内容题材为主线,反映了原始先民在不同时期的所思所想,展现了宁夏岩画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
3、红旗漫卷
“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是革命文物专题展览,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在迁馆之前就作为的基本陈列在承天寺院内长期开放。2016年,该陈列经过改造提升后以全新的面貌亮相。改陈后的展览展陈面积1200平方米,展出文物345件/套,其中一级文物40件/套。
4、天下黄河富宁夏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民俗陈列”作为宁夏博物馆基本陈列,依托馆藏文物优势,突出民俗文化特色,将宁夏民俗文化由局部到整体,以点带面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艺术与科技手段,设置特定风俗场景,展出的实物藏品、民间手工艺品以及文字内容、图像等,充分展现了宁夏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奏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乐章。
1、牛头化石
旧石器时代牛头化石,长129厘米,宽55厘米,高69厘米,宁夏灵武市水洞沟遗址出土。该化石于上世纪60年代出土,距今4万年左右。从这个牛头化石的尺寸可以想象,这头牛的身躯十分庞大。足以证实远在数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树木丛生、水草丰茂、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带。
2、 豆荚纹双耳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豆荚纹双耳彩陶壶,通高38厘米,口径13厘米,腹径36厘米。底径12厘米。这件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陶器,距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该器物口沿微侈,直颈,圆肩,鼓腹下收,下腹素面,肩腹分界处两侧各有一个小圆耳。造型端庄稳重。颈部绘两条平行的宽带据齿纹,肩部以锯齿纹和豆英纹为母题。组成四组对称的漩涡纹图案。
3、偏颈鸭形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偏颈鸭形彩陶壶,高20.4厘米,口径8厘米,腹径25.6厘米,底径8厘米。1984一1987年宁夏海原县菜园村切刀把墓地出土尖唇,侈口,偏颈微曲,溜肩,鼓腹,下腹内收,平底。腹中下部置两对称的环形耳,一侧置鸭尾状单望。泥质红陶,外施黑红相间彩。颈部饰网格纹,腹部饰锯齿纹兼带状鱼鳞纹。器物造型生动活泼,充满了生活气息。
4、虎噬驴透雕青铜牌饰
战国虎噬驴透雕青铜牌饰,长13.7厘米、宽8.2厘米,197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杨郎战国墓出土,同墓共出土两件。这件青铜透雕牌饰是一种游牧民族服饰上的带,将草原动物弱肉强食的场面,通过艺术手法反映出来。牌饰巧妙结合虎和驴的体形、神态,设计充满了雄浑的野性美,极具北方游牧民族特色。
5、鎏金铜牛
西夏鎏金铜牛,长120厘米、宽38厘米、高45厘米。197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陵陪葬墓出土。该文物由青铜铸造而成,中间空心,外表通体染金。牛屈肢而卧,牛角耸立,两耳竖起,双眸远眺,四肢有力,体态健壮,牛颈有弧纹,比例匀称,线条流畅,形象逼真,个体硕大。表现出了西夏时期较高的铸造工艺。
6、 凉州碑
西夏凉州碑,高2.5米宽0.9米。该碑刻于崇宗乾顺天拓民安五年(1094),清嘉庆九年(1804)发现,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刻。
7、鎏金文殊菩萨铜造像
西夏鎏金文殊菩萨铜造像,通高58.5厘米、正面宽46.5厘米、侧面宽25.5厘米,1986年宁夏银川市新华街出土。
8、石雕力士文支座
圆雕,白砂石质,近似正方体.圆雕男性人像,面部浑圆,颧骨高突,粗眉上翘,双目圆睁且外突,鼻梁短粗,撩牙外露,下额置于胸前,裸体,腹有肚兜,肩与头齐,肘部后屈,双手托膝,下肢屈跪,背部平直。座顶左上角阴刻西夏文三行,计15个字。第一布刊字,汉译为“小虫旷负”;第二行4字,汉译为“志文支座”;第三行7字,汉译为“瞻行通雕写流行”。背部阴刻汉文一行6字“砌垒匠高世昌”,为西夏石雕工匠的姓名,弥足珍贵。雕像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负重者的神态,反映出西夏时期石雕艺术的独特风格。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