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地球400多公里的太空中,来自陕西米脂的小米种子经历了微重力、强辐射和高真空环境下的基因诱变。通过航天农业应用技术的帮助,这些种子成功抵抗了退化的风险,并已完成第七代地面选育试验。
中国是种子需求大国,优良种子可以贡献粮食增产量的45%至50%,自上世纪80年代启动的中国航天育种,能在较短时间内利用太空条件生成抗病、高产新品种。航天农业应用技术,融合了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是当之无愧的前沿技术。
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优质太空种子,正努力攻克盐碱地种植等难题,也沿着“一带一路”走进巴基斯坦等国家。来自太空的力量,为中国悠久的农耕历史增添新元素,也给全球民众带来福祉。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