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割据政权,存在于公元951年至979年,由后汉皇族刘崇在太原地区建立,故历史上也称之为“东汉”或“后汉(刘崇)”。其疆域大致包括今山西省中部及北部部分地区,都城设于太原。
刘崇原为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后汉灭亡后,因不满郭威篡位建立后周,便在河东地区自立为帝,国号仍称“汉”,史称“北汉”,以示与南唐等政权并峙,并且得到了当时北方强大的辽朝(契丹)的支持。
在北汉存续的28年间,虽地域狭小,却凭借地理优势和辽国的援助,多次成功抵御了后周、北宋的进攻,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存能力。然而,由于国力有限,内部矛盾重重,加之始终未能摆脱对辽国的依赖,最终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军攻破太原,北汉灭亡,归入北宋版图,从而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
北汉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的兴衰过程充分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地方割据势力在中原逐鹿中的艰难处境与无奈选择,同时也为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