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大学期末月”来临,高校的同学们忙碌非凡。近年来快速发展的AI工具已成为他们完成作业和论文的重要辅助手段。然而,这一趋势也促使高校开始思考如何规范AI工具的使用。
近日,复旦大学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对AI工具的使用进行详细规范。作为国内高校首个专门针对AI工具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文件,相关提法引发广泛关注,被冠以“全球最严AI新规”。对此,复旦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回应:“这一提法有失偏颇,相关提法不是警示而是规范,作用对象仅限于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关键,还是对于人的能力的培养。”
“禁令”文件相继出台
复旦大学的《规定》明确规定了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围,包括研究方案设计、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关键环节,并提到,构成学术不端(不当)的,按照相关校纪校规给予纪律处分、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撤销学位等处理。对于涉及保密内容的毕业论文,文件更是严禁使用任何AI工具,并禁止将数据和图片上传至AI平台。
除复旦大学外,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也提出了相关限制。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要求学生明确披露是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使用,则需详细说明使用方式、细节,包括模型/软件/工具名称、版本及使用时间等信息。北京师范大学则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学生使用指南》,从多个方面对学生使用AI工具进行了具体指导,要求学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完成作业时,需标红相关内容,且直接生成的内容不能超过全文的20%。
AI检测工具准确性成难题
尽管高校纷纷出台规范,但AI检测工具的准确性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ChatGPT官方在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了一款名为AI classifier的检测工具,但由于其正确率过低,仅有26%,最终被迫下线。有研究者对市面上的14款AI检测工具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这些工具的平均准确率仅为67.2%,最高81%,最低43%。
北京大学法学研究生黄同学表示,其本科期间毕业论文的通过与否就已经包含AI检测内容,但学校的AI检测工具并不准确,时常会将学生自行撰写的内容误判为AI生成,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此外,黄同学还透露,针对AI检测的工具性难题,北京大学的老师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老师允许学生在课程中使用AI生成作业,但会在布置作业时利用不同AI平台直接生成多份样本答案,通过明确告知学生这些样本答案得分较低,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完成作业。
学生群体对AI工具使用看法不一
面对AI工具的普及,许多学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中国传媒大学的陈同学认为学校的规定相对合理,AI确实能在一些环节提高论文写作效率,如搜集文献和获取启发,但论文的核心部分,如文字的组织、逻辑的推演和观点的提出,仍需依靠自己。
浙江大学的哲学研究生冯同学告诉记者:“老师鼓励我们善用AI,记录和AI展开头脑风暴的过程和反馈,并在论文中注明哪些思路或结果是与AI对话生成的。这类老师通常将AI视为搜集信息、整理论文思路的工具。”
中南大学马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康康则坦言,她不会依赖AI的很大原因是因为目前的技术尚未达到可以依赖的程度。在她所在的专业,老师们也认为AI所生成的内容水平并未达到能让学生直接“作弊”或涉及诚信问题的程度。她表示,自己通常会结合多个AI的框架来前期调动思维,从而写出自己的东西。
“AI只能给出一个‘好处在......坏处在......总的来说......’形式的答案,这是很‘和稀泥式’的回答,而法学的问题往往需要自己去思考、批判不同的观点,最终得出自己的一套结论。所以,AI所具有的“和稀泥”的惯性,本身与法学教育的精神相悖。”黄同学向记者表示。
复旦教务处建议厘清“AI”使用边界
复旦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建议,“我们现在一方面希望学生提高工作效率,比如说像文献检索整理,数据的处理等,都允许使用AI;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来学习、使用一些AI的工具。身处AI时代,必须要学会使用AI工具,但是一定要厘清边界。涉及到原创性、创新性的,以及学科重点考察的重点内容,学生应当学会独立思考。”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