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中国航天的里程碑式成就再次引起全球瞩目,随着“天问一号”及“祝融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留下的首枚中国印记,标志着中国已成为成功实施地月系至行星际深空探索的国家之一。
展望未来,我国深空探测战略展现出长期且持久的愿景,预示着更多深远宇宙的探索计划将在不久的将来陆续展开。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太空旅游、旅游专车都是有可能的。行星探测现在主要以火星为重点。
我们的规划有可能争取成为人类第一个从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未来 20 年,计划主要是月球探测、行星探测和重型运载火箭研制。
他透露,我国计划在 2025 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对地球 4000 万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进行伴飞探测和取样返回。2030 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和天问四号,分别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和木星系探测任务。
据称,我国目前已经开始筹划建设世界首个火星样品实验室,同时深化论证天问四号探测任务,实现木星及其卫星环绕探测,随后抵达天王星。
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于 2020 年 7 月 23 日成功发射,经历 202 天的奔火飞行,成功进入环火轨道。2021 年 5 月 15 日,着陆巡视器降落在目标着陆点,祝融号火星车开展巡视探测。
对于我国探月工程,依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的原则,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将计划按照两个阶段分步实施,计划 2035 年前建成基本型,以月球南极为核心,建成功能基本齐备、要素基本配套的综合科学设施,开展常态化科学实验活动和一定规模的资源开发利用;2045 年前建成拓展型,以月球轨道站为枢纽,建成功能完善、相当规模、稳定运行的设备设施,开展月基综合性科学研究和深度资源开发利用,为载人登陆火星开展相关技术验证和科学实验研究。
吴伟仁表示,作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设阶段的重要任务,嫦娥七号将于 2026 年前后发射,开展月球南极环境与资源勘察;嫦娥八号将于 2028 年前后发射,开展月球资源原位利用试验。
未来,我国将打造“五五五工程”,欢迎 50 个国家、500 家国际科研机构和 5000 名海外科研人员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携手一道共同建设和实施国际月球科研站这一大科学工程,共同管理科研站设施,共享科研成果。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