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柔性钙钛矿组件由于其卓越的柔韧性、轻质特性和可塑性,正逐渐成为多个领域的关注焦点。这些材料的独特属性使它们非常适合应用于物联网设备、智能家居系统、移动能源解决方案及公共交通工具上,预示着在未来的智能互联与绿色能源趋势中,它们将扮演关键角色,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边界拓展。
中国科学院表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柔性大面积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产线研发”本周取得了新进展,成功建成卷对卷连续制备柔性钙钛矿组件产线,研发的 350 毫米 ×1050 毫米尺寸的大面积柔性组件效率高达 17.75%,连续制备的长度和效率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该科研项目由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大连化物所太阳能研究部薄膜硅太阳电池组(DNL1606 组)刘生忠团队承担完成,旨在推进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进程,致力于实现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高效、稳定与大规模生产。
官方指出,“柔性大面积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产线研发”科研项目旨在推进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进程,致力于实现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高效、稳定与大规模生产。
通过官方获悉,该项目于近日举办验收专家审查会,审查专家组成员在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文件后,经充分质询和认真讨论,同意通过验收。
专家组认为,该科研项目的验收方法符合合同、验收大纲、行业标准的要求;汇报材料、测试报告、测试验收单等数据记录完整齐备,研发过程规范透明;柔性大面积≥350×1000mm2 的组件最高效率达到 17.75%,稳定性通过合同规定的 IEC 61215 测试要求,均超过项目验收指标。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