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海自然堂集团有限公司。这一更名是基于战略规划和品牌发展的需要,旨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消费者。
据了解,伽蓝集团自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在坚守多品牌策略。据其官网介绍,除了自然堂,伽蓝集团旗下还有6个品牌,包括定位在高端抗老的“美素”、专注敏感肌护肤的“植物智慧”、主打活性植萃的“春夏”、功效性护肤赛道的“珀芙研”、香水品牌“ASSASSINA莎辛那”和婴童护理品牌“爱如己出”。
长久以来,外界介绍伽蓝集团时,总要在前面附上“自然堂母公司”。有业内人士认为:“自然堂一直是伽蓝集团旗下最知名的品牌,其名气要远大于伽蓝集团,改名更有利于夯实自然堂品牌的影响力。”
从数据上看,自然堂也的确占据着伽蓝集团的半壁江山,2022年自然堂的营收规模超20亿元,同年,伽蓝集团的总营收也不过58亿元。
对比同一赛道的其他玩家,伽蓝集团的营收规模并不算小。据公开数据显示,国产化妆品中,截至2022年年报,除上海家化年营收规模超70亿元外,贝泰妮、珀莱雅等都徘徊在五六十亿元上下。
论个人财富,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颖也毫不逊色。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其身价为170亿元,在丸美股份、上美股份、百雀羚、敷尔佳等公司董事长或实控人之上,与贝泰妮董事长郭振宇也几乎在同一水平。
虽然目前来看,自然堂的营收规模已经能跻身国货美妆第一梯队,但深入分析更名原因会发现,伽蓝集团更名为自然堂集团,或许是旗下其余子品牌不温不火,为了提升公司知名度,才做出削弱多品牌战略,更名自然堂夯实其“大品牌”地位的无奈之举。
可比无奈更加令人着急的是,主力品牌自然堂的业绩表现其实正在失速。公开数据显示,2016至2019年期间,自然堂还是天猫双十一美妆榜单Top10的“常客”,而2020至2021年,在进口品牌的强势冲击下,本土品牌纷纷跌出榜单,仅剩薇诺娜和珀莱雅还在榜单中。2023年天猫双十一美妆榜单,珀莱雅拿下头把交椅,而自然堂只排在15名。
事实上,伽蓝集团在行业里的竞争力也在逐年下降,从市占率变化可以看出。根据万联证券援引Euromonitor数据制成图表,2014年到2017年,伽蓝集团的市场份额从1.2%攀升至1.8%,但这一数值保持了3年后,从疫情来袭的2020年逐步下滑,至2022年维持在1.5%。与此同时,仅比伽蓝集团创立晚两年的珀莱雅,市场份额已经开始逼近伽蓝集团。
面对窘境,伽蓝集团也在积极寻求改变。与多数传统品牌存在的问题一样,消费者对自然堂的感知是其已经“老化”。因此,集团也在品牌年轻化方面努力,试图扭转年轻消费者“不买账”的问题。
为拓展年轻化市场,伽蓝集团重仓营销,邀请王一博、王俊凯、赵露思等顶流明星代言。例如,2022年8月王一博生日期间,就花费巨资,投放了包括上海环球港双子塔在内的5个城市地标广告。
就算付出不菲的代价,也并没有让伽蓝集团走出营收增长乏力、规模不敌同行的困境。品牌年轻化需要一家企业从发展理念、产品研发、多元化营销等多维度下苦功夫,恐怕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
正如郑春颖所言:“当高度不确定成为‘新常态’,大众品牌的机遇,就是本土企业的契机。而中国美妆头部企业竞争才刚刚开始,至少需要5年才会产生新格局。”
“重营销、轻研发”几乎是国内所有美妆企业的痛点,在高额的营销费用对比下,研发投入显得杯水车薪。伽蓝集团也意识到其在研发上的短板,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不断寻找增量。近年来,伽蓝集团建设了20个实验室和六大科研平台。
除此之外,这次改名背后可能还有鏖战资本市场的考虑。2023年10月,伽蓝集团对外界透露正在考虑赴港IPO,时间最早为2024年,拟募资5亿美元。有行业人士解读,如同字节跳动更名抖音集团一样,更名是为伽蓝集团上市融资做准备。如果是这样,自然堂的名字肯定能赢得更多关注。
可不论伽蓝集团想通过更名、进一步上市,还是夯实其自然堂的“大品牌”地位,核心无疑都是为了谋求变革。
此次更名公告还提到,2024年公司将以“成为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科技美妆企业”为新的愿景,启动全新战略3.0,从单聚焦、多品牌、全业态、国际化四个方面聚焦美,向美而生。
在主品牌失速的情况下,更名恐难解围。但站在新的起点,此后伽蓝集团对自然堂的投入定是不遗余力。未来风起云涌,谁又说得准更名后的自然堂集团,会让这美丽的愿景成为空喊的口号,还是会跃马扬鞭、急起直追。
以上便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想要获得更多相关内容不妨关注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带给您最新的市场动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