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Beginning of Winter),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自古以来,立冬节气就被人们高度重视,各地庆祝活动也非常丰富。 中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迎冬
在古代,立冬,天子要迎冬于北郊。《礼记·月令》记载:“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齐,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反,赏死事,恤孤寡。”《后汉书·祭祀志》也记载:“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车旗服饰皆黑。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意思是,立冬前三天,太史谒见天子报告说:“某日是立冬,为水德当令。”天子便开始斋戒,到了立冬那一天,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同往北郊举行迎冬之礼,祭祀北方天帝颛顼,迎接冬神玄冥。冬季在四方为北方,五行属水,色属黑,天子迎冬在北方,要穿黑衣,使用黑色的物品。礼毕回来,要赏赐为国捐躯的死难烈士,抚恤他们的妻子和儿女。
换冬衣
立冬时,天子要换冬衣并给群臣赏赐冬衣。《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天子始裘。”西晋崔豹的《古今注》也记载:“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披袄子“多以五色绣罗为之,或以锦为之”,是古代的礼服。
祭祀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意思是:在立冬这个月要举行大饮烝祭祀,“烝”是周朝时的冬祭,天子要向上天祭祀,祈求来年丰收,在宗庙杀牲献祭,腊祭祖先和住宅内外的五种神灵,慰劳农民,让农人休养生息。
囤菜腌菜
北方此时开始囤菜腌菜,立冬前后,北方家家户户都会囤积上百斤乃至几百斤的大白菜,用大水缸腌制,酸白菜到现在都是北方人百吃不厌的冬令菜。北方冬天在露天种不了蔬菜,大白菜、萝卜、土豆等少数秋末冬初收获的蔬菜要吃上一整个冬天加半个春天,腌制蔬菜既能延长保存时间,也能变换口味,调剂胃口。虽然北方冬天的菜市场也有品种繁多的南方蔬菜供应,但农村依然有立冬囤菜腌菜的习俗。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扫疥”
过去立冬,河南、江苏、浙江一带民间还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
冬学开学
立冬也是冬学开学的时间。冬学是古时农村在冬闲时开办的季节性学校,由私人或宗族设立,为村里的孩童授课。南宋陆游有诗云,“俚儒朱墨开冬学,庙史牲牢祝岁穰”,“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陆游自己注道:“农家十月乃遣子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X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
围炉煮茶饮酒
对于古人,一方面立冬标志着冬季开始,这个季节是最寒冷难熬的,另一方面冬季也是三季农忙之后难得的消闲之时。围炉煮茶饮酒也绝非如今才有的享受,早在唐宋之时,古人就会在立冬开一炉炭火,宴饮聚乐、吟诗唱曲。
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便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
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草根品种众多,配方也多种多样,但都躲不开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补冬”
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立冬节气吃饺子的习俗,在立冬这天改善一下生活,好吃不过饺子。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吃甘蔗
福州立冬要吃甘蔗。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舂“交冬糍”
这一天,漳州的乡村人家要舂“交冬糍”庆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舂得韧韧的,黏黏的,揪成乒乓球大小,细细地揉成团;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细细的,与白糖拌在一起。做好的小糍粑滚以白糖花生粉,摆放在大海碗里。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就像拨浪鼓,所以也叫“拨浪糍”。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谢他慷慨的给予。
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南京人还常把“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这句老话挂在嘴边,为了入冬后的健康,南京人此时也学着北方人吃起了生葱。
吃涮羊肉
老北京至清代宫廷时在立冬时就会涮羊肉,具有温补之效的羊肉可以抵御冬季的寒冷,后来民间也热衷此道。涮羊肉时还可以配一点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莲藕这样的蔬菜用来平衡羊肉的湿热特性。
吃咸肉菜饭
老苏州人在立冬这天要来一碗咸肉菜饭,霜降后被霜打过的大青菜、肥瘦兼有的咸肉、米醋为原料,用土柴灶来做一碗咸肉菜饭又香又糯,这一碗咸肉菜饭也是最家常的饭菜虽没有列入苏州名食,虽普通却不寻常。
吃鸭子
立冬,还有着“北吃饺子南吃鸭”的说法。萝卜老鸭煲,便是立冬日在南方经常现身的滋补佳品。醇厚香浓的滋味,温暖身心、开胃健脾。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