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是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共同获得者之一。他与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因在生物体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研究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而共享此殊荣。他们通过果蝇作为模型生物,成功识别并解析了控制生物钟的基因以及相关蛋白质的工作机理,为理解生命体内在的生物节律系统提供了决定性的科学基础。
人物经历
1945年5月3日,杰弗里·霍尔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布鲁克林,在华盛顿特区外长大。
1963年,进入阿默斯特学院学习。
1967年,进入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学习,师从劳伦斯·桑德勒。
1971年,在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71年—1973年,在美国帕萨迪纳加州理工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合作导师本泽(Benzer,著名遗传学家)。
1974年,加入布兰代斯大学,担任生物学助理教授。
2001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02年,加入缅因大学。
200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3年,获得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2017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生平贡献
昼夜节律研究:霍尔与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合作,通过果蝇作为模型生物系统,深入探究了生物体如何调节内在的24小时生理周期。他们的工作揭示了生物钟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在细胞内的调控机制。
时钟基因发现:霍尔与其团队发现了控制果蝇昼夜节律的关键基因period (per)。这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会随时间呈现周期性变化,并且它的产物PER蛋白在生物钟的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生物钟反馈回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PER蛋白积累后能够抑制period基因的活性,形成一个负反馈环路,维持生物体内稳定的昼夜节律循环。
其他相关基因的识别:除了period基因外,霍尔还参与了对timeless (tim) 和doubletime (dbt) 等其他关键生物钟基因的研究,这些基因及其产物共同构成了生物体内部复杂的生物钟网络。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他关于生物钟的研究不仅加深了科学家们对生命基本生理过程的理解,而且对于解读人类及动物的睡眠模式、时差反应、以及与昼夜节律失调相关的各种疾病(如睡眠障碍、代谢紊乱等)具有重大意义。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