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生活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历史与艺术交汇的八桂瑰宝殿堂
  • 0
  • 0
  • 分享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历史与艺术交汇的八桂瑰宝殿堂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2024-03-29 16:18:09 嘞嘞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一座集历史、民族、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该博物馆始建于1934年,历经多年的发展和扩建,已经成为区内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承担着收集、保管、研究和展示广西区域内古今文物、标本的重要职责。

场馆概况

广西博物馆创建于1934年,馆址几经变迁。197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之际,广西博物馆新陈列大楼在刚刚诞生的民族大道落成,成为南宁市的新象征。具有干栏式建筑特点的陈列大楼,在当时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博物馆建筑之一。

1、风雨桥

又称廊桥、花桥,是侗族地区最有特征的建筑之一。在桥上加盖廊亭后,既可保护木桥不受日晒雨淋,又可使人们在廊亭上歇脚、躲雨、下棋、聊天、乘凉、交易。廊亭同时还起到组景和观景的作用。风雨桥本身自成一景,又与田园风光、自然山水互为衬托,使美丽的侗寨倍添姿色。

2、鼓楼

侗族村寨中最具有独特风格的公共建筑。一般一寨一鼓楼,大的寨子有三、四个,按姓氏而设。鼓楼是侗寨中议事、典礼、聚会、娱乐、休息、聊天的场所。看到鼓楼,就意味著进入了侗乡。

3、苗族吊楼

苗族民居以适应地形为主,依山势而筑,逐级上升,呈盘环之势。这座苗族吊楼,取材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安泰乡的苗族民居进行设计建造,分三层,为穿斗式木构架,底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二层变为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居住层的平面布置这传统的中堂后房两侧室,整个建筑平面呈曲尺形,外形朴实通透,轻巧美观。

基本陈列

1、广西古代文明陈列

“广西古代文明陈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建馆以来的第一个全面展示广西古代文明演变进程的基本陈列。陈列以时间为经,文化为纬,通过“文明曙光”“瓯风骆韵”“多元一体”“经略有方”“边疆巩固”五个部分。

2、合浦启航

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展出文物及标本数量265件,展览作为“广西古代文明陈列”中秦汉大一统时期广西社会繁荣发展的深化与拓展,以汉代广西北部湾地区“外通内联”为设计主线,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层面,通过“跨洋过海”“兼容并蓄”“江海相连”三个部分,展示汉代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盛况,以及伴随出现的产业经济、技术传播与文化交流,展现广西作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前沿门户的独特历史地位。

3、烽火南疆

广西近现代革命史陈列”通过馆藏革命文物,再现历史事件,讲述英雄事迹,诠释革命精神,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地展现1840-1949年广西近现代革命的壮丽史诗,凝聚起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奋勇争先、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4、釉彩斑斓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瓷器颇为丰富,这得益于建馆以来历代博物馆人的精心收藏与社会各界的慷慨捐赠。“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列”专题展特从馆藏瓷器中遴选200余件(套)精品,将釉彩作引,以时代为序,雅俗同珍,以飨观众。

5、匠心器韵

“精于工,匠于心”。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融汇了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特征,是文化传承、表现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载体。

馆藏珍品

1、翔鹭纹铜鼓

翔鹭纹铜鼓高36.8厘米,面径56.4厘米,足径67.4厘米,是目前所见考古出土文物中最为精美、最为完整的一面铜鼓。其年代准确,是同类铜鼓断定年代的标准器。

2、人面纹羊角钮铜钟

通高19厘米,纵径8.1厘米,横径4厘米,底宽14厘米,呈半截橄榄形,上小下大,顶有羊角形钮,上端开长方形孔。身部正面铸人面纹,眼、鼻、口隐约可见。羊角钮铜钟流行于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已知最早的羊角钮钟出土于云南楚雄万家坝的春秋晚期墓,但以岭南发现最多,在广西花山崖画上也有此型钟的图像。广西瓯骆地区应是这类铜钟的主要产地。

3、复线交叉纹铜桶

高28.5厘米,口径27.4厘米,底径24.4厘米,盛酒器。附耳铜桶是岭南地区极富地域特色的青铜容器,属于原生文化中的代表性器物,大约流行于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

4、羽纹铜凤灯

纵42厘米,横15厘米,高33厘米,灯作凤鸟形,顾首回望,双足分立,尾羽下垂及地。足与尾形成鼎立之势以支撑灯身。各部位轮廓清晰,比例匀称。通体细刻羽毛,精致美观。凤鸟背部有一圆孔,用以放置长柄灯盏。凤鸟口内衔喇叭形灯罩,垂直对准灯盏蜡锥柱上方。凤鸟颈部由两段套管衔接,可以自由转动和拆卸,便于调节灯光和冲洗体内烟尘。灯罩与颈部及腹腔相通,腹腔中空,可以贮水。当灯盏中的蜡烛点燃时,烟灰经灯罩纳入颈管,再由颈管导入腹腔,最后溶入水中,具有消烟环保的功能。

5、浮雕饰铜钟

西周浮雕饰铜钟,通高68.5厘米,甬长20.5厘米,铣间宽33.5厘米,舞间宽21.4厘米,重34千克,1958年广西横县镇龙那桑村出土。

6、角轮形玻璃环

汉代角轮形玻璃环,长5.3厘米,宽3.3厘米,1982年合浦县文昌塔1号墓出土。经检测为中等钙铝钾玻璃,判断产自今越南南部。该器物与我国台湾和华南等地发现的“有角玦状石环”关系密切,最早可追溯至广东石峡文化,随后逐渐发展成为环南海的典型器形之一。越南沙莹文化区是仿玉制作玻璃器的典型区域。

来源:兔叽下载站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本文网址 https://wangzhidaquan.com/zhishi/30146.html
中国博物馆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验证码
提交
热榜
热门游戏
换一换
热门软件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