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厦条约》,全称《中美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是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政府与美国在美国商船“萨丽号”上签订的一份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官方外交关系,但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中西方列强通过武力胁迫和不平等条约侵犯中国主权、掠夺经济权益的又一典型例证。
《望厦条约》是在鸦片战争后,美国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派遣顾盛特使来到中国,以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所取得的特权为模板,迫使清政府接受一系列苛刻条件的结果。主要内容包括:
1. 通商口岸开放:除了广州外,新增了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作为对美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2. 领事裁判权:美国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即美国人在中国犯罪不受中国法律审判,而是由美国领事按照美国或国际法裁决,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3. 协定关税:美国商品进入中国港口时,享受较低且固定的关税税率,破坏了中国自主调整关税的权利。
4. 最惠国待遇:条约规定,美国公民在中国享有与他国在华国民同等的最优待遇,一旦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协议给予更多优惠,美国也将自动获得同样的待遇。
5. 居住及租地权:允许美国人在通商口岸自由居住,并可以租买土地建造房屋、设立教堂、医院等设施。
《望厦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美国正式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对于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历史事件揭示了晚清时期中国面临外部列强侵略时的无奈与被动,也促使中国人民逐渐觉醒,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