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亿万年生命的玉与数十年生命的人,将彼此的生命互相给予,就是人对天地万物之爱的表达。玉组佩,以毫厘的薄片象征巅峰,以静止不动比拟河流,流经了生死与朝代更迭。
组佩又名“杂佩”、“佩玉”,专指春秋战国时盛行的由多件玉器串联组成的悬于身上的佩饰玉。此佩玉现今所知最早见于春秋早期,战国达到极盛,汉代逐渐消亡。其后南北朝、唐,元等朝代虽偶有出土,但在当时社会中不具有较大的影响。
玉组佩以镂雕绶带纹长方形玉饰系鎏金银链下挂5件玉坠而成,玉坠分别为摩羯、双鱼、双凤、双龙、鱼衔莲枝佩。龙、凤、鱼等吉祥题材的运用以及雕琢刻划中所表现出的写实风格,具有浓郁的中原文化气息,显示出辽地诸族文化的交流及玉器制作的发展水平。
春秋、战国组佩,一般由璜、环、珑、琥、觿、珠等组成。人们佩戴成组佩玉,不只是出于纯粹的饰目的,更是由于玉具有坚硬、润泽、纯净,美观等属性,因此被当时士人看成是人的完美品德的象征。组佩通常用玉环(璧),玉璜作主体,以珑、琥、觿为悬饰。
从考古发掘所得几套组佩的复原图中可知,龙形佩(珑)和虎形佩(琥)是春秋战国组佩中最具特色的。龙形佩为片状,多数镂刻成“s”形身躯,腹部上拱,中间有孔用于悬挂在组佩正中。头部有孔的身形较长,有的作钩形,应是悬挂在侧翼的饰件。龙的身形雕刻得健劲有力,除春秋早期部分平素外,常见的玉龙首、爪、尾刻琢精细,身上饰图案纹饰。春秋早中期以蟠螭纹、蟠虺纹为主,战国时则普遍施谷纹、涡纹、勾云纹等,或者几种纹饰交织装饰,变化丰富。龙首爪用隐起法雕刻,视之如同浅浮雕。龙形象狰狞,表情夸张,形式各异。除龙形佩外,还常见有虎形佩、鸟形佩和冲牙等。这些玉件的特点与龙形佩基本相同。
西汉初年,战国风格的组佩曾流行过一段时间,串联形式趋于简化,西汉中后期组佩基本消失。南北朝、唐、元墓葬中曾发现过当时新形式的成组玉佩,但玉件的造型风格、组佩的串联形式与战国已完全不同。玉件除少数刻阴线花鸟流云纹外,多为光素,与同时其他种类玉器相比,显得较粗糙。宋至清代,关于战国组佩的确切形式,已不为世人所知。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