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消息,据最新历史回顾,在1980年代的关键时期,苹果公司着力深耕个人计算机领域,其中标志性的Apple II系列成为了这一阶段的核心支柱产品,并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引领潮流。随着技术演进,苹果适时推出了性能增强的Apple III作为其迭代之作,旨在满足更高阶的商业和个人计算需求。
同时,这一时期苹果还大胆推出了具有前瞻意义的Lisa计算机,率先引入了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操作,预示着个人电脑新时代的到来。紧随其后的是革命性的Macintosh(麦金塔)系列,凭借一体化设计与易用性革新,进一步巩固了苹果在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地位。这些举措不仅塑造了苹果的品牌形象,也对全球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已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上述四台设备之外,苹果当时还在打造第五台计算设备,被命名为“乔纳森”(Jonathan)。
约翰·巴克(John Buck)在《发明未来》(Inventing the Future)一书中写道,从 1984 年秋天开始,苹果公司工程师乔纳森·菲奇(Jonathan Fitch)开始推进 Jonathan 设备。
硬件工程师菲奇完成 IIgs 的研发工作之后,担忧 Apple II 的后续产品,希望设计基于摩托罗拉 68030 芯片的全新计算机,既能满足商业和高端应用的需要,又能面向家庭用户。
受 Apple II“开放式”架构思想的启发,Fitch 提出了一种模块化方法。他设计了简洁的“准系统”模块化方案,用户可在此基础上添加一系列“书本”模块,这些模块包含用于运行 Apple II、Mac、UNIX 和 DOS 软件的硬件,以及带有磁盘驱动器或网络功能的其他模块。
初学者、中级用户和高端用户都可以使用相同的基本硬件,而且后续他们可以配置和增强自己的系统。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