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仆射”这个典故出自《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是唐朝名臣戴胄。在唐太宗时期,戴胄因其公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品行深受李世民赏识,被委以重任。有一次,因为要事繁忙,戴胄连续三天都在处理政务,没有回家休息,唐太宗得知后非常感动,并赞誉他为“三日仆射”。
戴胄,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法律家,字玄胤,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担任过大理寺少卿、民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重要职务,对唐朝初期法制建设和社会治理有着重要贡献。
戴胄以刚正不阿、执法公正而闻名于世。在任大理寺少卿期间,他坚持依法断案,不畏权贵,多次纠正了案件中的冤假错案,深受唐太宗赏识。其中“三日仆射”的典故即反映了他勤勉政务、连续多日处理国家要务的敬业精神。另外,戴胄对于律法的修订和完善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当《贞观律》制定过程中,他曾提出多项修改意见,主张宽仁慎刑,注重公平正义,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这些行为不仅赢得了唐太宗的信任和尊敬,也为唐朝初年的社会稳定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