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玠,西晋美男子,相貌秀丽,神韵清远,时人称为“璧人”。围观卫玠的人常挤得水泄不通,他死时仅二十七岁,当时人称“看杀卫玠”。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小字虎,河东郡安邑县(今山西夏县)人,曹魏尚书卫觊曾孙、太保卫瓘之孙。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卫玠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洗马。永嘉四年(310年),迁移南方。 永嘉六年(312年),卫玠去世,时年二十七岁,葬于南昌,后迁葬江宁。
卫玠是中国西晋时期著名的美男子和玄学家。他是魏晋名士风流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出众的容貌、清谈之才和悲剧性的命运而闻名于世。据史书记载,卫玠自幼便有极高的美貌,被誉为“璧人”、“看杀卫玠”,形容其容貌之美以至于人们争相围观,仿佛看久了都会感到疲惫不堪,这一典故反映了他超乎寻常的俊美形象。
除了外表出众,卫玠在学术上也有所建树,擅长清谈,崇尚老庄哲学,是当时知名的玄学名士。卫玠的命运颇为坎坷,由于时局动荡不安,在西晋末年的战乱中,他举家南迁至江夏(今湖北武汉一带),后又辗转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因身体虚弱,加之旅途劳顿和心理压力,最终在建康去世,享年仅27岁。他的早逝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憾事,被后世文人墨客常常吟咏感叹。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