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是由央视精心炮制的影视力作,以“平凡中砥砺非凡,英雄源自民间”为故事灵魂,深度探寻并生动重构了各类时代精神偶像的生活史诗。该作品巧妙运用影视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深情诠释他们那些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卓越历程以及坚如磐石的精神底蕴,旨在触碰每一位观众内心最柔软的情感地带,唤醒人们对崇高价值的深深敬畏与不懈追求。
钟扬教授是一位伟大的植物学家,他带领学生花费3年时间发现了可以作用于抗癌的植物,最终寻获“植物界小白鼠”拟南芥,为我国医学作出卓越贡献,下面就给大家带来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钟扬事迹介绍。
人物事迹
1964年5月,钟扬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
1979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1984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1984年—1999年,历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2)、研究员(1996)。
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2年—1998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密歇根州立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副所长。
2000年起,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进化生物学中心主任。
2002年—2005年,在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03年,担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0年,成为中央组织部选派的第六批援藏干部,担任西藏大学理学院副院长。
2012年,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2017年9月25日,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2018年3月,被中央宣传部追授为“时代楷模”。
2019年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2019年9月,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人物成就
钟扬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分子进化、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分析和计算机模拟。
钟扬和团队在西藏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采集的高原香柏提取出抗癌成分;追踪数年,最终寻获“植物界小白鼠”拟南芥;带领学生用3年时间,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多棵西藏巨柏全部登记在册;通过研究,找到了可在制香功能上替代巨柏的柏木。
钟扬一生中共发表论文200余篇。2003年—2017年,钟扬共撰写、翻译、审校了10本科普著作。
钟扬的毕生里,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一次,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三次。
钟扬在复旦大学任教17年,一共培养了107位研究生和博士后。截至2017年9月,钟扬为西藏大学培养了8名硕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的教师3名,其中2人已成为生态学教授、1人为副教授,在读博士6名。
截至2017年9月,钟扬出版的教材有《简明生物信息学》等。
自2004年起,钟杨就负责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实验生物学”课程当中生物信息学、分子进化分析、基因组分析三章的讲授。
钟扬擅长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在科研指导中严格而有针对性。他教导学生,“学术规范是做科研的底线。很多科研工作的创新点都来很小的环节,比如青霉素的发现。跳过这些环节,虽然省了时间,但也可能和创新失之交臂。”在学生选择研究方向时,他会花大量时间和学生深入讨论,让他们不断接近真正感兴趣的点。
在钟扬带领下,西藏大学于2011年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该校首个理科硕士点;2013年获批生态学博士点,为该校首批三个博士点之一;2017年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钟扬在担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期间,他致力于推动交叉学科发展、提升学术国际化水平、改进研究生培养体系等各项改革。担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期间,他紧紧抓住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关键,锐意改革创新,创建了“问题驱动式”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新模式,建立了暑期集中授课的新增课程体系,设立了研究生服务中心、论文写作指导中心,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2011年,钟扬创建“西藏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利用”科研创新团队,2012年成为西藏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
钟扬与武汉大学合作开创了西藏大学本科生“1+2+1”联合培养模式,多次资助西藏大学学生参加复旦大学的夏令营活动,组织多名教师到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交流学习。
感动中国颁奖辞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