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火药玻璃算是穿越小说或影视中的三板斧了,这也是有用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看看。
玻璃的原料
1、石英砂:石英砂是石英石经破碎加工而成的石英颗粒,可不仅仅是沙子哦!普通沙子除了二氧化硅颗粒外,有大量其他氧化物矿物的杂质,比如长石等,二氧化硅含量很低。不过别纠结怎么搞,石英矿古代就在开采使用了,这是陶瓷的重要原料,我国陶瓷远扬四海,这玩意古代还是很容易搞到的;
2、石灰石:这个砌墙刷墙的,很好搞;
3、长石:地表岩石最重要的造岩矿物,至于长啥样也别纠结了,这也是陶瓷重要原料;
4、纯碱:也就是碳酸钠,又叫苏打、块碱、石碱、口碱,广泛应用于印染、制革、食用。天然纯碱主要存在于盐湖中,产量有限,古人早就使用,但在现代“人工苏打”问世前,这是工业化生产的一大制约。
PS,纠正个错误,从草木灰制取的碱汁不是碳酸钠,是碳酸钾。盐碱湖里搞出来的才是碳酸钠。
玻璃制造工艺
1. 配料:将各种原料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比例多摸索,因为古代对化学物品没法精确测量。另外,在着色方面,在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有色物质可能生产有色玻璃。
2. 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一般都在1200-1600度左右。一般需要八个小时左右方可熔化形成玻璃液
3. 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式古来就有,因为玻璃艺术品制作早就有了!不过穿越客一般需要的是大块平整玻璃和各种镜面,大块平整玻璃…就是把液态玻璃放平整的钢铁上,擀饺子皮!镜面则需要设置个模具,浇筑后打磨。
4. 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说人话就是,保存一定温度,让它保温或缓慢降温。
使用:
玻璃制造出来肯定是要用的,不过现代玻璃都添加了很多其他物质以提高稳定性、坚固性,古法制造的玻璃可不适合长途运输,所以只能是在一定地域内流通。
1、玻璃珠子,开玩笑,哥伦布那货可是拿着玻璃珠子就换到了南美洲土著的黄金。
2、门窗玻璃,中国古代多用窗户纸,可没有玻璃的透光和挡风挡雨;
3、玻璃镜子,现代的镜子使用到镀银技术,这个古代不容易实现。西方的威尼斯人在1507年将锡和水银的合金涂抹在镜子背面,制造水银玻璃镜子,这很太费事了,而且水银有毒,不过却是那个时代能实现的,做好外壳密封保护,也是能将就的。
4、望远镜、近视眼镜、老花镜,只要能磨出凹凸镜,这些就很容易实现了,特别的望远镜,这几乎是穿越客的标配发明了!
5、玻璃大棚,这也是穿越客非常喜欢的发明了,适应了现代饮食的人到了古代的冬天,天天啃咸菜怎么行呢!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