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每个历史时期的沉淀都孕育出了无数杰出人物,他们独特非凡的人生经历和传奇故事,如民族英雄般,为华夏大地勾勒出壮丽的史诗画面。
年少立志
1925年,寻淮洲就读莲溪高小。在校读书时,他曾在题为《现在的我》一文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他写道:“我现在的年纪,虽不是当大国民的时候,也不是当小孩子的时候了,所以我在这个学期内,对于学业上应该猛力前进,求一些丰富的知识,对于办事方面,更应该随时练习,养成很好的才干,预备将来与国家做些大事业……所以我在这个学期的初始,就确定我的愿头,照我的志愿努力前进,那么,过去的我虽然顽劣,将来的我,一定是不可限制的。”
参加革命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国民革命军一部进入浏阳。9月中旬,中共浏阳县委成立,在县委的领导下,浏阳的各级社团建立起来,并成立了浏阳工农义勇军。此时的寻淮洲即将高小毕业。他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活动,在浏阳学界有一定的影响。
1927年初,中共浏阳县委在莲溪乡建立了党和团的组织。由于寻淮洲表现出色,不久加入团的组织,并在莲溪初小任教。他利用这一职业,开展革命活动。他发动清泰团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查禁鸦片、赌博,动员妇女剪发放足。在斗争中,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他演讲能力强,在大会上发言,不用讲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同年5月,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员遭屠杀。浏阳县城的反动势力也卷土重来,当地的恶势力纠集势力,反攻倒算,大肆镇压工农群众。面对着敌人的血腥屠杀,党组织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决定寻淮洲转移。7月2日,寻淮洲抽空回到家中,与母亲和妻子告别。
寻淮洲告别亲人后出走,行至距家仅三里的大落坪,被当地清乡队抓住。脱险后,寻淮洲跑到平江长寿街,加入到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独立团,参加南昌起义。出发前,浏阳工农义勇军按团、营、连建制作了调整,任命了干部,寻淮洲任连党代表。部队从浏阳出发,经平江龙门厂、江西修水、武宁等地向南昌挺进。8月5日,部队行进到距南昌三十里的涂家埠近郊,得知南昌起义部队已南下,遂转向西进,经奉新到达高安,尔后又折回至江西铜鼓县。后编为江西边防军暂编第一师的一个团。
秋收起义、保卫井冈山
1927年9月初,毛泽东在部署完秋收暴动计划后,立即赶赴铜鼓,将浏阳、平江两支工农义勇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9月9日,寻准洲作为第三团的一名战士参加了秋收起义,并随部队上了井冈山。9月29日,工农革命军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三湾改编。寻淮洲被编在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一团第三营九连任副班长。10月23日,随部队一同上井冈山,在遂川县大汾镇遭肖家壁地主武装的袭击,部队被折成两股。毛泽东率团部及特务连上井冈山,张子清率第三营误走错道,深入到赣南、湘南,巧遇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寻淮洲也一同来到湘南。12月返回井冈山,参加了攻打茶陵的战斗。
1928年1月,寻淮洲随部队参加了攻打遂川的战斗。4月,前往湘南,迎接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上井冈山。5月4日,毛泽东、朱德两军会师,成立红四军。寻淮洲被编在红四军三十一团第三营任班长,参加了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战斗。“八月失败”期间,留守井冈山,参加了黄洋界保卫战。是年冬,参加了红四军冬季整训和井冈山上的挑粮运动。后升任九连排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升任红四军三十一团三营八连连长。1930年又升任红十二军三十四师一〇〇团团长,成为红军队伍中的高级指挥员。
粉碎第一次“围剿”
红四军主力下山后,在赣南闽西开辟了新的革命根据地,寻淮洲随部队下山。1930年11月,蒋介石调动国民党军十万人,对中央苏区实行第一次“围剿”。此时红军才四万人,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总前委认真分析了形势,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原则,大踏步后撤,隐蔽集结,等待战机。11月28日,敌前线总指挥十八师师长张辉瓒指挥十八师师部及两个旅共九千余人向龙岗推进,接近红军集中地。29日夜,红一方面军主力奉命秘密西进,包围该敌。次日,发起猛攻。寻淮洲指挥的红一〇〇团担任左翼主攻,此役毙伤俘获大量敌人。不久,他被提升为红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
粉碎第二次“围剿”
1931年2月,蒋介石不甘心于第一次“围剿”的失败,又重新组织了二十万兵力,发动了第二次“围剿”。为粉碎敌人此次“围剿”,红一方面军以少数部队监视北面之敌,主力秘密南移集结,待机歼敌。寻淮洲率领红三十五师在江西兴国高兴圩地区阻击敌“围剿”主力十九路军。腾出更多的时间让红军主力单独作战。结果,红一方面军主力连战皆捷,十五天内由西向东横扫七百里,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两万余支,胜利地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第二次“围剿”。
粉碎第三次“围剿”
1931年7月,蒋介石调集三十万人,自任总司令,对中央苏区发起了第三次“围剿”。红一方面军采取“避其主力,打其虚弱,乘胜追歼”,主力从闽西北绕道千里,集结赣南。为隐蔽红军意图,造成敌人错觉,寻淮洲率三十五师等部队及地方武装一道西进,以游击行动将敌六师、九师从兴国诱至赣江东岸的大廖、良口,敌十一师、十四师从富田牵至万安,敌五十二、六十、六十一师钳制在崇贤、东固一带,使敌失去了七个“围剿”主力师。这时,主力红军发起攻击,连战十五天,击溃敌七个师,歼敌十七个团,粉碎敌人的第三次“围剿”。此战之后,寻准洲率部扫除赣南地主武装的“土围子”。在不到两个月内,彻底地铲除了“土围子”,并在各地帮助建立革命政权,广泛地发动群众。
粉碎第四次“围剿”
1932年2月,毛泽东率东路军东征漳洲,寻淮洲奉命率部担任东路侧翼掩护。4月20日,部队一举攻占漳洲城。同期,寻淮洲率部攻占了蛟洋、古田等地,给予东路军东征漳洲以有力援助。同年6月,蒋介石调集五十万大军,发动第四次“围剿”。寻淮州部奉命从福建回师赣南,与红三军团会合。7月,在总前委的领导下,寻淮洲部与兄弟部队一道从信丰出击,在粤北南雄的水口圩和赣南漳水之滨的池江地区与号称“铁军”的国民党广东军阀陈济棠十八个团展开激战,歼灭大量敌人,仅水口一役,寻淮洲部就歼敌二个营。10月,红二十二军军部和红三十六师、红二十二军合编为红二十二军。寻淮洲担任红二十二军三十一师师长,不久又升任红二十一军军长。
出击福建
1933年7月,红二十一军与红七军在江西永丰大湖坪改编,取消原番号,编为红三军团第五师,寻淮洲任第五师师长、乐少华任政委,下辖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四个团。7月1日,红三军团四师、五师和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及红十九师奉命组成红军东方军,执行收复沦陷的闽西连城、新泉苏区和开辟闽北新苏区的战斗任务。7月2日,寻淮洲率红五师由江西广昌的头陂地区出发,向福建进军。7月5日,到达闽西宁化地区,主力部队即包围宁化县泉上土堡。此地驻有国民党军阀卢兴邦部一个团,并有宁化、清流、石城、长汀四县残余地主武装四百余人,储有大量的粮食等物资,寻淮洲决计拔掉这颗“钉子”。7月9日,经激战,歼灭归化守敌一个营,解放归化城,为攻克泉上土堡创造了有利条件。7月19日,寻淮洲率所部,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攻克泉上土堡,全歼土堡守敌。8月1日,又与兄弟部队一起全歼朋口守敌,解放朋口。
1933年10月28日,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将红十军和红三十一师合编为红七军团,下辖三个师和一个独立团,寻淮洲被任命为红七军团军团长,闽赣军区司令员肖劲光兼任红七军团政委。此时,蒋介石调动一百万军队、二百架飞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其中以五十万兵力进攻中央苏区。不久,敌北路军对红七军团驻地发动进攻,因敌我力量悬殊,红七军团被迫撤离,敌人占领黎川。黎川失守,敌人已打开了苏区北面的门户,党内“左”倾盲动主义者急调在闽西作战的红军主力三、五、七军团,发动了一系列的战役,结果,不仅未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使红军东突西击于临川、黎川、南城、南丰、金溪地区敌人和堡垒之间,完全陷于被动地位。
1934年春,蒋介石集中十一个师编为三个纵队向根据地门户广昌大举进攻。4月,“左”倾错误领导者仍然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方针,调集红军主力组织广昌大会战。为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寻淮洲率红七军团发起“归化战役”,毙敌四百余人,俘敌团长一名、营长二名,伤敌营长三名,缴获武器弹药一批,收复归化。归化战斗结束后,4月18日一举攻克永安城,歼敌一个正规团和一个保安团,俘获敌两千余人,缴获大量物资。5月29日,他率红十九师在三元附近的湖源又歼灭敌人一个旅,缴枪八百余支。尽管寻淮洲连战皆胜,但终究改变不了失败的命运,中央苏区也由原来的纵横近千里缩小到各三百余里。
抗日先遣
为了减缓敌人对中央苏区的压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1934年7月初,红七军团奉命从福建连城地区返回江西瑞金,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寻淮洲继任军团长,乐少华、粟裕、刘英分别继任军团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闽浙赣苏区中央代表、省委书记曾洪易组成先遣队军事委员会,决断一切政治、军事问题。红七军团抵达瑞金后,中央领导接见了红七军团负责人,当面交代了任务。红七军团有四千余人,为了执行北上抗日先遣队新任务,突击补充了两千多名新战士。这样,全军团共有人员六千余人。在军团领导中,寻淮洲身为军团长,却无指挥实权,而曾洪易是随军中央代表,面对艰险的斗争环境悲观动摇,丧失信心;乐少华是“左”倾错误政策的执行者,既无实际斗争经验,又作风霸道,滥用“政治委员最后决定权”瞎指挥。寻淮洲虽然负责军事工作,却无实权,他深感责任重大。
1934年7月7日,部队开始行动,从瑞金秘密出发,在红九军团的配合下,经长汀、连城、永安县境,进至闽中地区,准备北上浙西去皖南。这时,突接中央军委的电令:改由谷口东进,占领水口,威胁并袭取福州。8月2日,红七军团离开水口。8月7日,抵达福州西北近郊,发起强攻,激战三昼夜,曾一度攻入市区。蒋介石急调重兵增援,敌强我弱,红七军团撤出战斗。接着,在闽北地区取得连胜。这时,乐少华一昧盲目执行中革军委命令,专横无忌;而曾洪易贪生怕死,到闽北就提出要到闽浙赣大苏区去,并且直接拍电报要闽浙赣军区派部队接应,受到寻淮洲和红七军团大多数人的坚决反对,同时也遭到中革军委的批评。9月9日,红七军团奉命北上浙江。
浙江是蒋介石的老巢,为防范红七军团的军事行动,从各方面调集军队围击红七军团。而红七军团在没有根据地作依托的情况下,按照中革军委指定的时间、地点、路线艰苦转战,虽然也打了一些胜仗,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按照中革军委的指示,以浙江遂安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建立苏区,尔后再向浙皖边境发展。然而,遂安地处新安江上游,水陆交通极为不便,对部队机动极为不利。这里不仅地瘠民贫,难以解决部队给养,加之又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工作基础,敌人又有重兵在此驻扎,此地难以生存。为了有效的保护自己,消灭敌人,寻淮洲便不顾中革军委的一再指责,率部转向皖赣边行动。
1934年10月15日、21日,中革军委电令红七军团转移到闽浙苏区整顿补充。寻准洲奉命率部转移,冲破敌人两道封锁线,进入闽浙赣苏区的重溪地区与新红十军汇合。此时,红七军团仍保持三千多人。当时,“左”倾错误路线统治中央,他们错误地判断形势,要求这支仅几千人、武器装备短缺的部队在国民党的腹心地区闽、浙、赣、皖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寻淮洲被扣上了“违抗中央命令”等大帽子。11月4日,中革军委命令红七军团与新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任命刘畴西为军团长、乐少华为军团政委,下辖十九、二十、二十一三个师,原红七军团改编为十九师,聂洪钧、王如痴、刘英分别担任十九师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寻淮洲由红七军团长降为十九师师长。这时,第五次反“围剿”彻底失败,红军主力突围西征,中央苏区成立了以项英为首的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红十军团归中央军区指挥,继续执行北上抗日任务。根据中央军区指示: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五人组成军政委员会,方志敏为军政委员会主席,随红十军团行动,寻淮洲则被排除与军政委员会之外。尽管如此,寻淮洲仍然以大局为重,率领十九师驰骋在战场上。他率部东进,逼近昌化、于潜和临安,震惊杭州,随后折转皖南,表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然而,正当寻淮洲率领红十九师活动得心应手之时,中央军区命令:红十九师立即回师与红十军团部及红二十、二十一师会合,争取以运动战消灭敌人,创建浙皖赣边新苏区。
沙场捐躯
1934年12月10日,红十九师与红十军团部和红二十、二十一师在安徽太平县黄山东南的汤口地区会合。蒋介石获悉,急调七个师及安徽、浙江两省的反动地主武装约二十万人,兵分四路“围剿”。为粉碎敌人的阴谋,13日,红十军团设伏于黄山东麓谭家桥地区,伏击王耀武补充旅。14日上午,敌人进入伏击区,红十军团发起攻击,敌顿时大乱,继而调整兵力,凭借优势装备拼命反扑。经激战,红二十、二十一师阵地相继被冲垮,制高点被敌人占领。在这紧要关头,寻淮洲亲自率部发起猛攻,将制高点夺了回来。不幸的是,在激战中,寻淮洲小肚负伤,被转送到茂林医院医治,由于伤势过重,加之医疗条件差,躺在担架上的他流血不止,到达茂林的第三天早晨不幸牺牲,年仅二十二岁。
2009年9月10日,被全国“双百”评选活动组委会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