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人物 > 了不起的中国人:“最美拥军人物”韩淑秀

了不起的中国人:“最美拥军人物”韩淑秀

了不起的中国人 2024-04-17 11:20:02 嘎楼上大腰子

韩淑秀,女,1952年12月生,黑龙江省东宁市三岔口镇东大川村金场沟屯人。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牡丹江边境管理支队三岔口边境派出所护边员。

人物事迹

韩淑秀(3张)1971年开始,韩淑秀担起护边员的任务,50多年来,巡边清套、执勤守卡、政策宣传……韩淑秀累计徒步巡边近10万公里。

韩淑秀说,住在边境就要守好祖国的边境线,守好边境,就是守好国家,就是守好小家。

韩淑秀一直坚守在祖国北疆边境线上,将最美年华奉献给了护边事业。夏季蚊虫猖獗,冬季风雪肆虐,每天步行巡边十多公里成为家常便饭,还会经历智斗野兽、洪水逃生……韩淑秀不畏艰难困苦,与三岔口边境派出所的移民管理警察一起扎根边境前沿,宣传边境法规、劝返临界人员,制止非法狩猎、修复破损边境设施,成为守护祖国“北大门”的“活界碑”。

有年夏天,雨水很大,韩淑秀在巡边后准备返回屯里,但屯南小河已经涨满水,泥水夹着砂石浑浊奔流。韩淑秀挽起裤脚过河,一个旋涡把她卷进河里,水很深,她挣扎着却难以在河里站稳,只能尽量将头探出水面,顺着水流被冲出500多米后,才找到机会一把拽住树枝爬上岸。回到家里,她像个泥人一样,身上多处被刮伤。

每次巡边,韩淑秀会随身携带十多份护边宣传单和一把钳子、几根粗铁丝,边境线上的铁丝网有时会损坏,钳子和铁丝是她修补边境设施的重要工具。

从韩淑秀家沿边境线向前十多公里,有一座因海拔得名的“589山”,以往她每隔十多天就要去那里巡一次边。早上天亮出发,下午两三点钟到家,来回要用七八个小时,路途遥远,就在途中解决午饭,就着榨菜干噎馒头或烤饼。

东宁市物产丰饶,秋季经常会有采集山野菜的群众前往边境线,无形中增大了误越边境风险,韩淑秀主动担当起政策法规宣传员,在巡边过程中对上山采菜人员宣讲边境法规,进行劝返。

大山深处忠贞坚守,“护边驿站”温暖边城。金厂沟屯地理位置偏僻,每年春秋采集期和冬季狩猎期民警都会到山上驻勤,短则半个月,长时有半年,因为没有警务室,工作、生活很不方便,韩淑秀就把西屋腾出来供他们食宿,边境管理工作繁忙的时候,一铺炕上最多曾容纳过十多名民警。夏天备瓜果降暑,饿了下厨做饭,病了买药照料,冬天烧火炕取暖……小小的“驿站”成了民警温馨的“家”,他们也亲切地把韩淑秀称为“韩妈妈”。冬天雪大,民警的衣服经常被汗水和雪水打湿,“韩妈妈”就架起火炉,一件一件地帮他们烘干衣裤。民警生病,她遍寻偏方缓解病痛……在民警眼中,这里不仅是“韩妈妈”住了一辈子的家,也是移民管理警察的“护边驿站”。

几十年间,虽然三岔口边境派出所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韩淑秀家的“护边驿站”一直都在。如今,她又在房前隔街翻盖了三间大瓦房,无偿提供给派出所当“警务室”。

母行子效。在韩淑秀言传身教下,三儿子薛连军主动加入护边队伍,握紧了戍边传承接力棒。

韩淑秀用奉献和坚守打造的“护边驿站”,温暖着整座边城,既见证着牡丹江边境管理支队打造“民警+护边员”巡防联合护边的成果,也映照着她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获得荣誉

韩淑秀分别获评全国“最美家乡人˙入围奖”,黑龙江省“边防工作先进个人”“最美家庭”“龙江好人”、2022“感动龙江”年度人物,东宁市“最美家庭”“拥军优属先进个人”,三岔口镇“边境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护边员”,2022“感动龙江”年度人物。护边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法治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日报》《中国移民管理报》和黑龙江电视台等三十余家主流媒体刊播,“风雪边关韩妈妈”护边品牌享誉龙江内外。

曾入选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

2023年5月,韩淑秀家庭被评为2023年“最美家庭”;10月20日,韩淑秀荣膺2023年黑龙江省“最美拥军人物”。

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本文网址 https://wangzhidaquan.com/zhishi/35619.html
了不起的中国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验证码
提交
暂无评论内容
热门游戏
换一换
热门软件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