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康拉德·伦琴(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出生于德国莱茵州莱耐普城,因为发现X射线荣获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了纪念威廉·康拉德·伦琴的成就,X射线在许多国家被称为伦琴射线。
人物介绍:
威廉·康拉德·伦琴于1868年破格提前获得苏黎世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师资格证书;1869年获得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成为了苏黎世工业大学助教;1871年到维尔茨堡大学工作;1872年到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1879年在吉森大学取得了教授职衔;1888年回到了维尔茨堡大学,担任物理研究所所长;1894年被选任维尔茨堡大学校长;1900年担任慕尼黑大学物理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1901年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1907年当选为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外籍院士;1923年2月10日在德国慕尼黑市逝世。
主要成就:
1895年11月8日,威廉·康拉德·伦琴在进行阴极射线的实验时第一次注意到放在射线管附近的氰亚铂酸钡小屏上发出微光。经过几天研究确定了荧光屏的发光是由于射线管中发出的某种射线所致。因为当时对于这种射线的本质和属性还了解得很少,所以他称它为X射线,表示未知的意思。同年12月28日,《维尔茨堡物理学医学学会会刊》发表了他关于这一发现的第一篇论文《一种新的X射线》。他对这种射线继续进行研究,先后于1896年和1897年又发表了新的论文。
1896年1月5日,奥地利《维也纳日报》星期版的头版头条详细报道了威廉·康拉德·伦琴的发现。在1895年到1897年间他一共出版了总计3篇关于X射线的论文。1896年1月23日,在他的研究所中作了第一次报告,报告结束时,用X射线拍摄了维尔茨堡大学解剖学教授克利克尔一只手的照片;克利克尔带头向伦琴欢呼三次,并建议将这种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伦琴射线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所谓“穿透性射线”,它能穿透普通光线所不能穿透的某些材料。在1895年12月22日初次发现时,他就用这种射线拍摄了他夫人的手的照片,显示出手骨的结构。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