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雅典的哲学家,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其独特的对话式辩证法教育方法闻名,强调通过对问题的连续追问揭示真知,并倡导“认识你自己”的哲学理念,提倡道德与知识的内在联系,认为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尽管一生致力于探讨正义、勇气、智慧等伦理道德问题,但最终因被指控腐蚀雅典青年思想和不敬神明而被判饮鸩自杀,他的死成为了对雅典民主制深刻批判的一部分,也使得他的哲学精神在后世得到广泛传承和尊崇。
主要著作:
没有留下著作,其思想和生平记述于后来的学者(主要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同时代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剧作中。
主要哲学思想:
①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本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上的铭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的哲学宣言,将哲学从本体论探讨转向认识人类自己。
②德性即知识。德性是人类心灵的内在原则,是人的本性,是“善”在人身上的体现,但是潜在的,只有通过理性认识才能真正呈现出来。“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他将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认为“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奠定了伦理学的基础。
③“是什么”的问题。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是什么”,或者事物的本质规定,知识是对事物的一般的、普遍的认识,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
④知识的“助产术”-辩证法。这种方法一般包括四个步骤: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通过这些步骤可获得确定性的知识。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