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时间跨度从罗马帝国的衰落延至文艺复兴早期。中世纪的生活首先体现在将政治、军事、经济权力结合为一体的封建等级制、以农奴制为典型的对劳动力的人身束缚、罗马教会的巨大影响。在其盛期开始出现了一些缓慢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随着商业发达、国际文化科交流的逐步增长而加快。
城堡是西欧中世纪国王、公爵、伯爵等大贵族的大本营。中世纪是王权、教权、贵族领主权鼎立,混战频仍的世纪。城堡的首要职能是军事防卫,此外它还是贵族的管理中心,设有治安、司法和税收等官署。出于军事需要,城堡多建于战略要地,如高地、港口、山道、河叉等。城堡一般都在城市,一方面因为许多城堡是在城市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另一方面因为城堡建立后,商人们趋之若鹜,在城堡周围就逐渐形成了城市。一但战争来临,城堡也是市民的避难所。
初期的城堡都是土堡,伴随着建筑技术的革命,城堡变成了石体结构。城墙通常高30到40英尺,下有深沟,有的沟中注水。城墙上建有塔楼,驻弓箭手矢射,塔楼之间距离不超过一箭之遥,即二百英尺,以保证全部防线都在射程之内。外人需走过吊桥才能接近城门。此外城堡还有多个小旁门,供守军出击之用。城堡内最重要的建筑是内堡,它是堡主的住所,内堡还设有一圈高大的围墙,以备外墙失守后据守。这个时期,城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要经得住敌军的长期围困。因此,城墙内除住房外,还有各种生活设施,如粮仓、磨坊、厨房、面包房、酿酒坊、铁匠铺、马厩、教堂等一应俱全。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教授 刘新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家庭这个概念和我们今天中国人所理解的是有区别的,英文family这个词它是从拉丁文来的,从古罗马那个时期,家庭或者family这个词的拉丁文原形它指的是在同一个屋顶下生活的人,那么在这里生活的主人的家庭,主人的亲属甚至主人的奴隶都属于家庭成员。在中世纪,这个家庭概念基本上是从罗马那里沿袭下来的,它指的是几代同堂的一个家族,还包括他们的一些亲属、甚至远亲,同时也包括他们的仆人,跟我们今天理解的家庭是一个核心家庭有很大的不同。”
堡主的家庭规模在50到100人之间。卫士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服役的骑士,另一类为出身无地农民和城市劳动阶层的雇佣步军,有的城堡有少量雇佣骑士。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新成)“骑士,在当时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当时西欧实行封土制,所谓封土就是这个土地的占有者把一块土地分封出去,领受这块土地的人作为代价,要为分封土地的这个主人服一定的义务,所谓骑士是一种领受封土的人,他要为领主服军役,在服军役的时候他要自备马匹、自备武装所以称为骑士。骑士应该说是当时封建社会里贵族的一部分,是属于贵族的最下层。”
雇工包括从火夫到技术工匠的众多服务于骑士和卫兵的人,此外还有若干司职教堂的僧侣,他们均受雇于堡主。
城堡中各阶层生活方式差异甚大,堡主全家住在内堡,内堡有自来水供应。多数贵族在用厚布垫包裹的大木桶里洗澡。十三世纪的一些豪华内堡已建有浴室,配有冷热水箱。
内堡用餐程序十分复杂,主人之外最重要的位置留给宗教显贵和其他重要客人。就餐的规矩也很多,一份十三世纪行为守则上写道:在指定的座位落座,不要把沾过自己嘴的食物放回木盘,不许用手动食物,尽量克制打嗝等等。贵族家饭菜品种丰富,主食除面包外偶有蛋糕,酒是每餐必备的,以葡萄酒和啤酒为主。
贵族不从事任何体力劳动,连洗脚、穿衣都有人伺候。冬天,仆人要把衣服在炉火旁,先烤一下再给主人穿上,仆人的生活不见得比农夫们疲惫枯燥的劳动好。贵族的生活有时也很繁忙,迎来送往占去他们大量的时间,因为当时没有商业饭店,出门只能投亲靠友,管理家产也会耗费他们的精力。
册封仪式很庄重,通常在户外进行,鼓手乐队也前来助兴。被册封的年轻人,在履行必要宗教仪式之后,身着盛装,骑骏马进入现场,换上一套闪闪发光的甲胄,然后向一具假人发起冲击,仪式结束后,举行盛大宴会和舞会。
比武大会的另一个特色是两组骑士进行一场模拟战争,人数有时达到数百。
狩猎分为犬猎与鹰猎两种,在贵族中很流行。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新成)“骑士之爱,最通俗的解释就是一种没有性爱的爱情,之所以在当时出现一种现象,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在当时基督教统治的社会,‘性’被认为是一种很龌龊的事情,所以感情当中是不应该夹杂着性的,这样,特别是贵族当中,他们的感情发展就要排斥性的因素,所以出现了这样一种所谓骑士之爱;第二个原因,在当时贵族阶层当中联姻有很大的政治色彩,其次要考虑到经济上门当户对,真正有感情的婚姻是为数极少的,这样,在贵族当中我们所说的婚外恋,就成为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另外,骑士之爱还特别强调,骑士对于妇人的一种绝对的服从,这是把骑士的那种慷慨献身的精神和这种变形的爱情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形式。我觉得骑士之爱,它是对当时那样一种感情压抑、性压抑的形式下,一种感情上的发泄。”
总之,城堡只对贵族来说才是天堂,但这也只限于和平时期。而中世纪的农村生活,是一种在生死线上的挣扎。
西欧中世纪9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有人说,那时的老百姓可能对国界毫无概念,但对村界一清二楚。
一个中等村庄占地两千英亩左右,人口500到600人,为方便管理,中世纪的封建主把其领地分成若干庄园,村里的绝大多数村民都是领主的佃户。佃户身份有自由与不自由之分,前者称为自由农民,后者称为农奴,他们跟封建主之间存在契约关系,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对领主承担的义务不同,此外农奴还受到种种限制。
一个村庄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农田和村落。农田一般都分为三块大田,一块播种以小麦为主的冬季作物,一块播种以大麦、燕麦和豆类为主的春季作物,还有一块休耕,各块大田的用途每年轮换。村落是村民居住的地区,一般位于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段,如大路旁,村落的房屋建筑杂乱无章,多数农家居住简陋的木屋,直到十三世纪农家住房中,才出现石体建筑。农宅一般还包括前、后院各一个,种植果蔬、蓄养家畜、家禽。
宗教方面,许多村庄构成一个独立的小教区,领主出资修建一个小教堂,由领主指定的教区长主持,教区长的圣俸来自领主授予的财富、村民交纳的什一税和他主持婚礼、葬礼、忏悔礼等仪式时收取的实物捐赠。小教堂不备座位,教友们只能站立或坐在地板上。教区长住在小教堂隔壁,虽然教会要求所有教士独身,虽然乡村的教区长也宣誓不娶,但他们并不遵守诺言,几乎人人都要娶妻诞子,更有甚者,还公开养情人。
各村都有公共磨坊,归领主所有,各户必须自费到那里去磨面,磨坊收入上交领主。
村庄周围有一定面积的草地,用作牧场,各户使用牧场的权利和时间有严格的规定。
中世纪的村庄布局杂乱,道路坑洼不平、气味难闻,各种动物和人类的声音直到夜晚才会消歇。采光靠门窗,窗很小,以便保暖,夜间用木窗板关闭。照明依靠蜡烛和炉火,燃料以木柴或泥炭为主,因为没有烟囱设备,室内通常烟熏火燎。
庄园主与普通村民在饮食上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消费大量肉食,后者以面包、浓汤、麦片粥和淡啤酒为主,中等农民家庭偶有奶制品食用。大多数农民食不裹腹、生活艰难。农民吃饭时不是坐在桌旁,而是把碗放在腿上,他们在大木桶里洗澡,为了省事,常常一家人共用一桶水。没有床,地面铺上装有青麦秆、芦苇或干草的垫子就是他们睡卧之处。
大多数家庭养鸡和猪,但出售肉蛋多用于支付地租。
春夏两季蔬菜丰富,主要水果品种是苹果、梨和樱桃。水果通常水煮后才食用,生吃水果被认为不利于健康。
中世纪农民饮食最缺的是蛋白质,其次是类脂化合物、钙和多种维生素。
中世纪的文学作品,经常谈及人们对美食的向往,说明当时是一个普遍饥饿的时代。
中世纪的农民有悲哀也有欢笑,一年中有一些宗教节日,在这一天,他们有肉和蛋糕吃,有啤酒喝,可以跳舞,可以玩瞎子摸鱼。斗鸡是最吸引人的节目,喝酒是最普遍的消遣方式。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新成)“中世纪的人对生死问题并不像今天看得这么严重,应该说他们看得比较谈,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在中世纪的时候死婴率非常高,新生儿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都活不到十五岁以上,所以他们经常看到死亡,认为死亡是很自然发生的一件事情;第二个原因就是基督教认为现世是不值得重视的,值得重视的是来世,所以他们把此生看得并不是很重要,所以他们就把生死问题看得比较谈,他们真正感到恐怖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后下地狱。”
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在古罗马城市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与中国古代封建城市不同。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初建时,并不是政治和文化中心,而是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新成)“在当时,城市的发展是和它贸易的活跃程度相关的,贸易越活跃,这个城市的发展速度就越快、城市的规模就越大。一般而言,从事国际贸易的城市要比地方贸易的城市规模要大,而从事国际贸易的城市,一般都是在河流的附近,因为当时的运输主要靠水路交通。”
用今天的标准来看,西欧中世纪的城市,都可以称为移民城市,因为它们最初都是方圆二三十英里内乡村移民的聚居点,而像巴黎那样的大城市,在发展起来之后,其移民可能来自遥远的诺曼底、英国、荷兰、德意志、甚至意大利。城市对农奴尤具吸引,被束缚于庄园的他们只要逃往城市,并在那里连续生活一年零一天就可以成为自由人了。
到1200年,西欧已有许多城市,但大小不一。有些小城镇居民不足500人,但许多当今著名城市如巴黎、费罗伦萨、米兰、威尼斯,在十二世纪人口已达两万五千人。直至十四世纪早期,这些城市的人口都超过五万,有的城市比如佛罗伦萨甚至达到十万。但是不管城市人口如何发展,它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在整个中世纪从来没有超过10%。
城市社会分成上、中、下三个阶层,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上层包括:富商、重要行政官员和住在城里的乡村贵族;中层则以小业主为主,包括手工工匠和小商人;城市下层是受雇于手工业作坊的帮工和学徒以及从事非技术性工作的苦力。从纳税金额来看,城市上层与下层的收入差距在150倍以上。豪不奇怪,苦力占城市人口的大多数,他们的生活工作都没有保证,许多人以富商赞助的宗教慈善机构为最后的寄身之所。
普通民房沿街而建,木结构、长方型,高三层,每层都纵向一分为二,致使房间宽度只有20到30英尺或更窄。门窗是木制的,关窗使用木窗板。由于木头材料过多,而烟囱设备又不完善,所以时常发生火灾。
富商住房明显比普通市民高级,不仅宽敞高大、地基坚实,而且主体用石材,其它的区别在于窗户镶玻璃、房顶铺铅铁。有的富商住宅更自成一体,四周建房,圈起一个很大的院落。
尽管贫富悬殊,但西欧中世纪的城市不分贫民区与富人区。街区按行业划分,比如皮匠街、盔甲街、木梯街等等。城市街道狭窄崎岖,晴天尘土飞扬、雨后道路泥泞,家禽家畜穿梭于车辆行旅之间,交通一片混乱。
尽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室外简易厕所,粪便定期拉到郊外指定地点处理,但垃圾废物都倾倒在街上,以致街面上臭气熏天。一位十二世纪的旅人写道,长期生活在臭气中的人会失去嗅觉。
除家庭铺面外,较大城市设有公共室内和室外市场,市场内按商品类别分为不同专卖区,如面包区、面粉区、肉食区等,残次商品也有专门的出售区域。
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教堂和主修道院,巴黎圣母院,其高大宏伟远远超过同样坐落在巴黎的王宫,这似乎在提示人们,上帝比国王更伟大。教堂庭院通常是本市的墓场,中世纪的人可能因为相信来世,敢于正视死亡。墓地常常成为公众聚会的场所,游商活跃的地段和夜间妓女出没的地方。
中世纪城市的社团组织主要有两个:教区和行会。大城市常常按地理位置划分若干教区,每个教区拥有信徒数百人,各教区长负责管理各种有关精神生活的事务。行会是同行业手工业业主的组织,行会的宗旨是保护业主利益、防止竞争。
中世纪是一个缓慢变化的时代,但从十二世纪起,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工商业的繁荣,科技工艺、思想文化的交流,人口的流动和自治市镇、城市国家的兴起,并吸收了西欧之外的文化、科技成就。正是中世纪晚期社会和政治氛围带来了随后的文艺复兴的发展。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