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今日横贯非洲大陆北半部的960万平方公里的撒哈拉沙漠还是一片河流纵横、植被丰茂的地区。居住在非洲南部的居民自南而北缓缓迁徙。作为一个整体的非洲大陆,在人类远古文明的早期石器时代,100万年以来,一直走在世界文明史的前列。现在请与我们一起来探寻古代非洲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了解为什么古代非洲文明在世界历史中是独一无二的?她又给现代世界留下了什么?
到了公元前3000年,非洲大陆的撒哈拉地区逐渐干旱、沙漠化。浩瀚的沙漠向东西两侧延伸直到红海和大西洋岸边,逐渐阻隔了沙漠南北两侧非洲地区的联系。南部非洲与北部非洲的联系和交往因大沙漠的阻隔作用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少。埃及文明,转向北方寻求与地中海世界的联系,而南部非洲文明因沙漠区扩大,与亚欧大陆的距离变得十分遥远,逐渐走向封闭化,黑人文明在相对封闭中独立发展。
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非洲形成为既不属于东方文明,也不属于西方文明的相对独立的文明形态。在沙漠之舟,骆驼被引进非洲以后,跋涉于沙海中的骆驼商队维持着沙漠南北两侧非洲来往的涓涓细流。
(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 郑家馨)“伊斯兰对黑人文化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宗教方面,一个是语言方面。宗教方面主要就是伊斯兰传进非洲之后,东非和中苏丹一部分非洲人接受了伊斯兰教,语言方面主要也是东非和中苏丹的非洲人,他们采取阿拉伯字母来拼写他们的语言,创造了他们自己的文字,但是这些影响都局限于上层。对下层,像部落里头的黑人几乎没有影响。”
1897年2月18日,正当欧洲列强掀起瓜分非洲高潮的时候,1500名英国士兵用重炮攻克了西非几内亚湾的贝宁城,也就是今日的尼日利亚,随后窜进王宫,将宫内世代珍藏的艺术珍品抢劫一空,并放火烧毁了这座闻名欧洲的黑人古城。随着英国部队调回本土,流入欧洲古玩市场的近2500件贝宁古国艺术珍品让欧洲艺术界大为吃惊。这些铜质的铸雕艺术品和象牙雕刻艺术品,有人物的艺术形象,有动植物的艺术造型,不但造型奇特,而且典雅精美,极具现实主义美学风格。
(尼日利亚历史学家 奥斯汀·B楚库拉)“按地域政治,尼日利亚分为六个区,从这些区域中可以分辨出各种不同的尼日利亚文化,包括尼日利亚西南部的伊费文化,东南部的伊格博-乌库文化和包含诺克地区的洞穴和古器物的努佩文化,以及尼日利亚的贝宁文化,再向南走,就能找到河流,所以你可以在这几个区域里找到不同的文化形式。”
1907年,在距离贝宁100多英里的伊费古城的发现,提供了更多的同一类型的铜雕和象牙的艺术品。奥沃发现的一个赤陶头像,面部经过精细雕刻,双眼和嘴角略呈微笑、神态恬静。整个雕像表面划着一条条据说有宗教含义的竖线,却并不破坏作品的典雅风格,堪称一绝。这些作品不管是铜雕、象牙或木刻,在艺术风格上和雕刻技术上与贝宁古城的铜雕艺术品相比,都能看出相似或继承的痕迹。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诺克文化。
1943年,在尼日利亚贝努埃高原诺克村的一个锡矿水坑中发掘出一个赤陶人头像,此后在周围8万平方公里,相继发现了160件基本上属于同一艺术风格的赤陶雕像。经碳14检测,这些雕像的年代为公元前500年到公元200年的作品,时间跨度约700年。考古学家和文化史学家对这些文物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认为,古代这一地区曾存在一种重要文化,土生土长的非洲黑人文化。由于最早发现地是诺克村,这一文化被命名为诺克文化。
诺克赤陶像的发现,对非洲黑人文明史的研究,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伊费文明的创造者约鲁巴人在黑非洲历史上可能自诺克时代以来就已形成为一个有相当人口规模且相对集中的黑人大部族群体。
1871年,德国地质探险家毛赫看到了大型石构建筑,称之为远古时代文明人的创作。从毛赫向当时欧洲人详细描述开始,世人才知道在非洲内陆深处,即距离今日哈拉雷到约翰内斯堡公路不远处,有一处气势雄伟的石构建筑物,整个建筑占地24公顷,主要由内城和卫城两部分组成。内城是一座由略呈弯曲的石墙围起来的椭圆形建筑群,院内还有两座圆锥形石塔和三个门洞与外部沟通。卫城建在约700米高的山顶上,墙高15米、长244米,城墙下的通道仅容一人通行异常险峻。在卫城与内城之间是一片开阔的谷地,散落着一些低矮的石屋,所有这些建筑都是用当地开采的花岗岩砌合而成,岩块之间不施灰浆、严丝合缝,连刀片都难插入,构思精巧令人赞叹。此外,整个建筑还有合理的排水系统。
考古发掘发现,津巴布韦这种围墙式的石构建筑物源远流长,广泛存在于南部非洲。直至今日,居住在林波波河南岸的文达人的房屋建筑式样仍类似于津巴布韦的石头建筑。从现在考古发掘的观点来看,大津巴布韦的石构建筑显然是历史上黑人设计建造的巨型建筑,废弃不过三、四百年。但是半个世纪以来,关于这一伟大遗址的建造主人是谁?一直是一些人争论不休的论题。答案是什么呢,经过近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合作研究,特别是英国考古学家卡顿·汤普森的研究证实了津巴布韦石构建筑是非洲黑人创造的伟大杰作,是非洲黑人文明的宝贵遗址。根据碳14的测定,最早的小型石构建筑修建于公元四世纪,是已定居于当地会制造铁器的一支班图人首先兴建的。后来人数更多,属南班图的绍纳人于公元十世纪进驻今津巴布韦的中部地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
绍纳人在十三至十四世纪对石构建筑进行了改建和扩建,才开始形成宏大的规模。历史学家是如何解释这一文明的?
(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 郑家馨)“绍纳人自从进入了津巴布韦高原以后,他们采取了牧农经济结构,生产力有很大的发展,所以提供了很多剩余的产品,这样他就可以供应更多的劳动力来建筑伟大的石构建筑,就指今天留下来的津巴布韦的伟大的石构建筑。”
经过几个世纪的财富积累,绍纳人的国力越来越强,他们向外扩张,控制了产金地马左埃河和高原东部地区,控制着通向印度洋的贸易出口港索法拉及通往该港的沿途商站。从津巴布韦废墟发掘中,发现的大批不产于当地的物品,说明津巴布韦国家已经牢固地控制着对外贸易。
正是国家财富的巨额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津巴布韦统治者拥有足够的财力和技术手段从事周密的设计、复杂的劳动组织,为建造巨型的石构建筑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丰富的剩余食物,使国家能够长期使用和调动大批劳动力脱离农牧业生产。津巴布韦国家突然衰弱的原因至今不甚清楚,但是在这块地盘和附近地区崛起的国家却是连续或同时出现,如托尔瓦国、莫诺莫塔帕、昌加米尔等。
1907年,在刚果散库鲁河畔密林里的一块空地上,比利时匈裔学者托尔代正坐着奋笔直书。在他的对面,几位布尚果王国的长老正在侃侃而谈王国历史,他们毫不费力地顺序列举了布尚果王国120个国王的名字。能不能起码按时间顺序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比如法国的历史联系起来呢?,然而97位君主过去了,没有任何年代特征,当讲到布尚果王国第98位国王包·卡马·包曼恰拉在位执政之时,一位长老不动声色地说,他在位期间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某天中午时分,晴空万里,太阳突然没有了,顷刻间一片漆黑,托尔代听到这里按耐不住了,跳了起来、手舞足蹈,长老们还以为他被森林中蝎子蛰了一口呢。几个月后,托尔代通过查阅欧洲的天文记录得知1680年3月30日发生的一次日全食正好就在布尚果王国的上空。在十七、十八两个世纪中,这是刚果散库鲁河地区仅见的一次日全食,类似这样的从日食推断准确的日期的事例在黑非洲历史中还能举出许多。但是非文字文明并非就是原始落后的文明,因为文字不是人类进行文化信息传播的唯一手段,除文字以外,人类还善于广为运用口头语言及其他非文字手段来进行信息传递和社会交往。
(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 郑家馨)“口传文化是黑非洲文明的一大特点,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包括一些大型的史诗、长篇的故事和许许多多传说,那它记载的内容包括某个民族、部族所发生的重大的事件,像迁徙、战争、自然灾害以及国王、酋长的登基等等。由于这种口头传述它的内容丰富,时间包括的很长,所以在每个民族或者部落里头,他都有专门担负口传的这样的长老,那么这些长老,他负责口传文化的口存和传承,把这个民族或者部族的重要的事件他都记下来。”
因此他们使用物化符号,如面具、服饰来进行文化传承。黑非洲面具种类繁多,有只遮盖面部头部的也有遮盖全身的,面具材料多用木雕,也有用皮革金属或者各种植物,面具多半的多彩涂饰,有很强的感染作用,面具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同神灵鬼魂和祖先神祗之间对话的手段,面具广泛地应用于宗教仪典、祈雨仪式、巫术仪式、播种仪式,也用于娱乐活动、法律活动,可以说黑人所用面具对强化各部族的共同文化心理和文化凝聚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黑非洲的服饰别具一格、千姿百态,常饰以繁杂的符咒物,如珠贝壳骨、猫尾雉羽,在使用中构成了一套符号系统,包括纹身、人体装饰等约定俗成的符号来传承文化。除图腾符号作为氏族和部族的标志外,使用最普遍的有两种,一是刻面纹身符号,二是身体各部位的涂抹染饰符号。苏丹的努巴族人、肯尼亚的马赛人、南非恩戈尼人等从小就在下嘴唇、耳朵、鼻孔扎出许多小孔,用来佩带各种唇饰、耳环、鼻环。
体态语言-舞蹈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化传承,非洲热带大陆的黑人舞蹈节奏强烈、动作千变万化、场面气氛热烈,在黑非洲文明中形成一套独特的传承文化信息的体态语言,正是其鲜明的特征,吸引着世界各地人们学习他们的舞蹈动作,编出新舞:迪斯科舞、爵士摇滚舞就是这样风行于全世界。黑人舞蹈是黑人生存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没有象世界其他民族舞蹈那样从日常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变成一种专门性的精神活动。由于它与黑人社会生活本身互为一体,因而种类繁多,功能和作用各有不同,有的模仿祭祀、渔猎农耕、战争掠杀和日常生活,有的表现神灵鬼怪世界,舞者也利用舞蹈向别的部族表示友好、仇恨、抗议和挑战。作为黑人生存活动的一部分,所有重大事件和重大场合都有舞蹈伴随。
用音乐符号来传承信息是非洲黑人文化的另一特点。音乐比语言在空间上传递的更加遥远,所以,在黑非洲打击乐器是最受宠爱的,音乐中的节奏感又是其最突出的特点,黑人音乐中所具有的声乐和节奏的独特手法由被贩卖到美国的西非黑人奴隶带到美国,形成了爵士乐,由此,又曾发展为爵士摇滚乐等。
以非洲鼓为泛称的黑非洲种类繁多的击鼓音乐,最具有文化历史含义,鼓声伴随着舞蹈者,双掌拍打和双足跺地而发出节奏鲜明的声响,组成了充满历史文化信息的特殊语言世界。日常最通用的通话鼓并不总是伴随着舞蹈,通话鼓在辽阔的丛林、原野中,代替语言文字起着传递语言文字信息的作用。在黑非洲无数的村寨和集镇中,都备有通话鼓。
(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 郑家馨)“数百名的奴隶来自各个民族、各个部落的黑人,他们之间语言不通,而且被关押在不同的船舱里头,但是,在这当中,非洲黑人的传话鼓就成了他们联络信息、联络感情的工具。比如,有一个黑人,他身怀一个很小的叫做通话鼓,他就敲击这个鼓,通过那个鼓声,他给全船其他船舱里头的黑人表达这样的信息:这艘船总共关押了我们多少黑人?他们要把我们运送到哪里去?我们这些黑人同胞中间都有哪些部落?另外,还能够传达出这艘奴隶船里头有多少奴隶贩子、奴隶商人以及有多少个船员?通过这些通话鼓,乘船的黑人,虽然他们语言不通,因为地方语言互相不懂,但是鼓声他们听的清楚,所以这也是口传文化的一大特色。”
几千年来,在热带丛林和稀树大草原上,黑人的鼓声一直在空中飘荡,传递着原始的信息。
近代以来,黑非洲沦为西方殖民侵略掠夺的对象。在延续四百年的万恶的奴隶的络印中,黑非洲文明遭受了空前的摧残和破坏。世代相传的黑人各族口传文化,因大批人口被贩卖、被屠杀而中断散失,给无文字的黑非洲文明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黑非洲逐步摆脱了西方殖民统治,取得独立,创立了许多民族国家。黑非洲文明重新获得了新生,这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应当特别珍惜和保护非洲黑人文明的精神和价值,因为她在世界文明中极具活力而又独特。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