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生活 > 重庆自然博物馆:国内最值得去的自然博物馆之一
  • 0
  • 0
  • 分享

重庆自然博物馆:国内最值得去的自然博物馆之一

重庆自然博物馆 2024-01-22 15:49:44

下面带大家走进重庆自然博物馆,在这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开启奇幻之旅。重庆自然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旧馆位于重庆市枇杷山正街74号,新馆位于重庆市北碚区金华路398号。1949年以后,先后改建为西南人民科学馆、西南博物院自然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自然部。1981年改为现名。

博物馆现有藏品11万余件,涵盖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旧石器、地质矿产、岩石、土壤等八大学科,以系统收藏中生代各类恐龙化石和西部地区丰富多样的脊椎动物标本为主要特色。

1、建馆历史

重庆自然博物馆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迄今已有90年不间断的历史,在我国现代科技发展史、博物馆发展史上曾占有重要一席。该馆的前身为1930年卢作孚先生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以及1943年由十余家全国性学术机构联合组建的“中国西部博物馆”。

中国西部科学院是我国第一所民办科学院,是卢作孚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目标,将“科学救国”与“实业救国”思想相结合,积极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光辉典范。以“从事于科学之探讨,开发宝藏,富裕民生,辅助中国西部经济文化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在西部早期开发建设中扮演了“排头兵”角色,为民国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一大批重要的学术机关也向大后方迁移。中国西部科学院及其所在地北碚,接受了许多著名学术机构和一流的科技人才的转移安置,一度成为中国科学界的“诺亚方舟”和“战时学术研究中心”。

1943年中国西部科学院联络内迁北碚的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等十余家科研机构又在文星湾创建了中国西部博物馆。卢作孚借让中国西部科学院“惠宇”大楼作为博物馆的陈列主楼,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则在“惠宇”附近另行建筑。

以“从事科学教育之推广及专门学科之研究”为宗旨的中国西部博物馆,设地理、地质、工矿、生物、农林、医药卫生6个分馆,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综合了最多学科的第一家自然科学博物馆。

1950年中国西部科学院和中国西部博物馆由西南文教部接管。1952年改为西南人民科学馆。1953年并入西南博物院,更名为西南博物院自然博物馆。1955年西南博物院改组为重庆市博物馆。

198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在重庆市博物馆增挂 “四川省重庆自然博物馆”牌子。1991年重庆自然博物馆独立建制至今。2015年11月9日,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开馆。

2、场馆概况

--- 新馆 ---

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坐落于重庆北碚缙云山麓,占地216亩,建筑面积30842平方米,展示面积16252平方米。

新馆建筑设计理念来源于自然现象“根包石”,重庆市的市树“黄桷树”之根,蜿蜒交错扎根于巴渝土地的岩石之中,反映了自然界旺盛的生命力,是一种自然之美。“根包石”所包含的文化性、伸展性和包容性与建筑一体可以产生良好的互动,代表了绿色生态的环保理念。

新馆基本陈列由“动物星球”“恐龙世界”“山水都市”“地球奥秘”“生命激流”“生态家园”6大展览组成,主要展示地球演变、生命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重庆壮丽山川,重点阐述自然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 老馆 ---

2018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重庆自然博物馆老馆“科学魂 强国梦——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历史陈列展览”全新开放。

老馆展览由“惠宇楼的故事”“关注民众教育”“战时学术中心”以及“新时代的辉煌”四个单元组成,展示中国西部早期科技发展史、科学普及发展史以及抗战内迁科技史。

3、基本陈列

--- 重庆厅 ---

重庆,一座山水交融的城市,处于中国地理大格局南北、东西分界的交汇地带。亿万年来,强烈的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海陆变迁及江河发育,造就了今日重庆奇特的山川形貌,并孕育了丰富的物产资源。重庆有着许多远古的印痕,大江大河串连起众多古遗址,三峡地区是古人类演化的重要通道。

半山半水间,从远古到现代,重庆人一路艰辛,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尊崇自然、适应自然、自然优先的城市发展理念;这将引领重庆向更美好的未来迈进

--- 地球厅 ---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在浩瀚的宇宙中,她仅仅只是沧海一粟,可对每个人而言,却显得庞大无比。或许如此,人类对地球始终充满好奇,始终充满探究欲望。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从形成原因到运动机制,从物质组成到自然资源形成,从深部钻探到宇宙探索寻找第二颗宜居的行星,人类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地球的探询。

走进地球厅,在这个奇趣变幻的科学世界里,观众会讶异地球的美丽,敬畏地球的威严,感激地球的恩赐。同时更该懂得: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 环境厅 ---

人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子,人类活动虽受限于自然环境但也深刻地影响着它。一部人类文明史其实就是人对自然界不断认识、开发和利用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史。

从采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人类以其空前强大的建设和改造能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以同样巨大的破坏和毁灭力量,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人类的前途究竟在哪里?天穹之下的诗意栖居,不仅在于衣食享乐,更在于碧水蓝天。生态文明,和谐自然,重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家园就是人类的将来。

--- 进化厅 ---

生命是大自然的杰作。生物界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注定要开始它奇异的旅程——伴随地球环境变迁而向更高级的形式发展。这种现象被称作进化。

进化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从涓涓细流至波澜壮阔,时而舒缓流畅,时而跌宕起伏。生命的演化并非总是一路高歌,而是历经劫难,在近40亿年的生命演化史上,曾经有无数我们未曾见过的生物类群,在拓展或面对新环境的过程中,它们或无法适应、或经历浩劫而绝灭,尸骨沉积为化石。

在进化厅,观众可以走进生命历史的长河,进入古生物的奇妙世界,饱览远古生命的万象神采。

--- 恐龙厅 ---

这是一个失落的世界,它的统治者早已绝迹,只留下深埋在岩层中的骨骼化石,讲述着一段跨越一亿六千万年的壮美故事。

恐龙是中生代地球的主宰,为了生息繁衍,它们曾不断改变着自身,同时也改变着地球的生态,谱写了一段生物演化的宏大诗篇。恐龙种类繁多,形态千奇百怪;足迹曾遍布大地,在各大洲竞相发展。但就是这个盛极一时的族群却突然退出了生命的舞台,留下难解的谜题吸引人们去探寻,解答。

--- 贝林厅 ---

这里,各大洲的自然风光辽阔壮美,生机勃发;这里,各种动物标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这里,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描摹生动,耐人寻味。动物和谐,环境和谐,自然和谐,大美无言。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是一座座独特的基因库,是人类在这颗美丽星球上生存的伙伴。

4、馆藏珍品

--- 彩斑菊石 ---

彩斑菊石是一种糕菊石化石,主要的成分为方解石,因为表面层具光泽间的绕射效应,所以呈现出独特类似欧泊的虹彩,这让彩斑菊石成为加拿大的国宝石。

--- 多背棘沱江龙 ---

多背棘沱江龙为一种个体较大的剑龙,体长6米,高1.2米。头呈三角形,牙齿较小,生活在湖边坡地丛林中,以植物的嫩叶为食。身体背面分布两排骨板,具防御、伪装、散热之功效。

--- 合川马门溪龙 ---

合川马门溪龙为一种较为进步的蜥脚类恐龙,它体躯庞大,长达23米,在侏罗纪晚期兴盛。其头小,颈子长,几乎占到身体全长的一半,由19节硕长的颈椎组成。长颈子有助于扩大觅食空间,对生存竞争有利。

--- 上游永川龙 ---

上游永川龙是亚洲最完整的肉食性恐龙,凶猛残暴,牙齿呈匕首状,边缘有锯齿,以其它恐龙为捕食物件,生活在距今约1. 5亿年前的晚侏罗世

--- 巫山猿人下颌骨 ---

该人科化石被命名为直立人,俗称巫山猿人。据2015年ESR测年法测得龙骨坡遗址含人科化石的第8堆积地层的绝对年龄,为距今220万年,含石制品的第12堆积地层年龄,为250万年,这是迄今为止欧亚大陆时代最早、内涵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

以上便是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全部介绍,关注本站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来源:知乎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本文网址 https://wangzhidaquan.com/zhishi/10627.html
中国博物馆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验证码
提交
热榜
热门游戏
换一换
热门软件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