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生活 >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开启一段追溯古代海外交流辉煌的时光探索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开启一段追溯古代海外交流辉煌的时光探索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2024-02-07 15:37:47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简称泉州海交馆,其最初的建筑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内历史悠久且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开元寺东侧区域内。

这座博物馆以深度挖掘与生动展示古代海外交通历史为核心,尤其是聚焦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及其所带动的广泛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为观众搭建了一座了解和探索古代海洋文明互动变迁的独特知识殿堂。

它以中世纪东方第一大港——刺桐(即Zaitun,泉州别称)港的历史为轴心,以丰富独特的海交文物,生动地再现中国古代悠久辉煌的海洋文化,讴歌中国人民勇于征服海洋的英雄气概,展示中华民族对人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以及在航海与造船技术方面的许多伟大发明。

1、场馆概况

1991年2月,新馆主楼于东湖街落成。2003年,在主体楼东侧又建成了“泉州伊斯兰文化陈列馆”。目前,新、旧二馆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陈列面积11000平方米。

目前,馆内辟有“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中国舟船世界”、“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陈列馆”等固定陈列及1个预约开放展览——“庄亨岱藏品馆”。

在这些展厅中,分别陈列着不少举世闻名的文物瑰宝,除了一艘迄今国内发现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随出土物外,还有数十根木、铁、石古代锚具,数百方宋元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各个时期的外销陶瓷器,160多艘中国历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以及数量繁多的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

2、基本陈列

--- 刺桐 ---

“刺桐:古泉州的故事”,主要内容包括序厅和“向海而生”“东方大港”“多元荟萃”“守护遗产”四部分。

展厅通过文物、图版、电子图、电子触摸屏、视频、景箱、场景等形式进行展陈,勾勒出16个遗产点产生的历史背景,阐述其遗产价值,向参观者展示“古泉州(刺桐)史迹”的产生、发展、鼎盛,以及历代泉州人为保护及传承这些历史遗产所做的努力。

序厅部分主要以16个申遗点沙盘及对应图片联动播放的方式,为观众展示泉州各个申遗点所处的历史时空。

--- 中国舟船世界 ---

人类从混沌蒙昧的远古时代走了出来,随着石头工具的使用和火的发现,历史的轮廓渐渐变得清晰了,于是,人们看到了筏、独木舟和那岩壁上富有想象力的绘画,看到了尼罗河畔和中国水域舟船文明的曙光。

中国是个河川纵横,海域辽阔的国家,拥有古代世界最丰富多样的船型,曾为人类造船与航海事业的发展奉献过许多伟大的发明。当历史跨进了中世纪的门槛,“海上丝绸之路”已将东西方世界紧密相连;当伟大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一次又一次,驰骋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泉州海交馆于2001年开辟的大型展馆“中国舟船世界” ,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东方海洋大国的舟船历史的动人故事,一个象征着文明成就和启示人类走向海洋的永恒主题。

它设于海交馆二楼东西两个展厅,内容包括从人类的舟船起源开始,到中国历代各水域的著名舟船模型,以及古代造船航海技术的重大发明等。

展出的140 多种船模,有各种长江船、黄河船、历代战船、古代使节的出国使船、华丽游船;有举世闻名的郑和下西洋庞大船队和郑成功与殖民者海军作战的舰队;还有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独具特色的各种实船,如台湾雅美船、西藏牛皮船、黄河羊皮筏、摩梭人独木舟、绍兴乌蓬船等。

展厅内各种形象有趣、绘声绘色的场景和电视画面,让观众了解海船制造过程、古时海战情景以及一些海上作业的民俗风情。

--- 泉州申遗总展示馆 ---

泉州申遗总展示馆的展览主题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宋元时期,中国东南沿海有一座繁忙的城市,它的港口停满了世界各地的海舶。远远望去,帆与帆在海面上辉映日月,壮哉后面藏着怎样的魔力,它们为何聚在这座以刺桐(泉州别称)为名的城市?这座城市有何魅力招徕远方客人?

繁荣时代的人民何其幸运,宋元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泉州人,在街巷、码头或悠闲或忙碌,与万国货品擦肩而过。

宋元泉州“中国海洋商贸中心”的名号不是凭空而来,她历经了多少代人的拼搏与血汗。唐宋元的城砖上面有古代中国人记录的字:唐“府衙子城”、宋“嘉定三年修城官砖”、元“元年谯楼造”。

它们历经百年沧桑,展示了一座城市的积淀,绝非以世纪为单位,而是绵延不绝的万古事业。

航海是一件冒险又漫长的活动,海外的人归航时,看到屹立山头的姑嫂塔、六胜塔时,便知道已是故乡。迎过海舶水运的接力棒,石湖码头、江口码头、洛阳桥、安平桥,继续输送着来来往往的物与人。

这些石头建筑,得益于财富的积累、群体合力的打造。它们与城区和中国更广大的腹地联系起来,为了更好保持中国与海外的联系。一代代舟师也在用生命、危难、凶险,建造着中国与世界联通的航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在一个叫“针路簿”的本子里,泉州舟师用这样的本子便装下了整个世界。

众人抬着百货,一群举旗、敲锣、打鼓的人哄抬着气氛。中外的商人、官员、百姓们兴高采烈,因为城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新的一批海外珍宝到货了。人们沉浸在欢乐的“迎番货”场景里,好像过年一样热闹。

这里的商业氛围非常火热,宋元时期的外国人来到泉州,“行走在刺桐城的大街上,可以找到来自世界遥远地方的商品”。

这里“商店数目比世界上任何城市的商店都多”,“道路上都挤满了运货的马车和货车”,停泊的船“比任何一个港口看到的都要多”,它就仿佛是“整个世界的一座城市”,“一座极大的贸易城市”。

海外商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泉州,它们中的一大部分乘坐中国泉州制造的海船而来。泉州船的水密隔舱结构,既便于储存货物,也能防止某个船舱破损后造成整艘船的沉没,此船也在向外输送着宋元的“中国制造”。

磁灶窑产日用品远达东非,德化窑外销瓷规模宏大,外地的景德镇窑、建窑、龙泉窑等各色产品也都集聚泉州销往世界。

宋官家的三司布帛尺,不知丈量了多少布帛。泉州以及中国各地产的绸缎曾享誉世界,“刺桐一带可以拥有的一切商品中,最高级的、最好的则是各种颜色的丝织品,其中又数丝织和镶金的衣服为佳”。一片片遗留至今的宋代布帛残片,是否还能窥见宋人的奢侈与精巧。

泉州还是重要的冶铁产地,各地的铁渣标本虽貌不惊人,却也隐藏着古代商贸业的炽热。泉州曾将自产的铁制品不断运往异国他乡,为世界人民带去了丰富的商品。“南海1号”便是泉州的船,里面写满了泉州商贸业的秘密。

泉州一座叫“九日山”的摩崖上,写满了宋代官员对发展城市商贸业的渴盼之情。他们把想说的话刻成字,告诉山上的石头,希望来往泉州的海舶顺风顺水,祈祷海神们保佑商人水手。

官员们还专门成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文物碑刻里便写了不少相关任职者的名字,如赵汝适、郭晞宗、亦黑迷失、傅自修……

泉州市舶司遗址里出土的瓦当、砖块、青白瓷、酱釉器,是否见证过官衙里的繁忙景象呢?总之,这些人守护、管理着泉州的海洋贸易。

国家繁荣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源起于闽南的妈祖文化,伴随着民间信仰、商人群体和国家意志流播到世界很多地方。泉州天后宫甚至因此成为世界妈祖信仰的传播中心,也是宋元南部商业区的地标。

从非常细小的地方可以发现一座城市的巨大。宋代船舱里标记货物的木牌签一直保存到了今天。这些牌子上写着南家、南家记号、哑哩、安郡、河郡等,哑哩或许是一个阿拉伯人的名字,南家、安郡、河郡或许与泉州城的赵皇族相关。

那个时代,各个族群、各色人种都参与到泉州的商贸业中。设于泉州的南外宗正司,专门管理着迁居泉州的皇族。这个群体极大刺激了泉州的贸易与消费。写有“官”字的砖、写有“宗厨”的瓷片,正是该机构的明证。

出土的器具残片上的允、叔、仲、彦、宗、崇等墨字,正是赵宋皇族的辈份。他们是泉州商贸业的一部分。

经济繁荣影响学院、寺庙发展,学院、寺庙又反过来服务经济,学子、僧侣们对城市的进步也有贡献。发生在中国的海洋商贸业奇迹甚至还带来了多元文化的格局。

这样的格局在一个佛教寺庙里也有反馈。著名佛刹开元寺内竟藏着包含印度文化的石刻造像。它斗拱上的飞天乐伎甚至融合了中国飞天、印度妙音鸟和欧洲安琪儿多种造型,真乃世间一大奇观。

宋元时期,这里甚至建造有六七座清真寺,保留中世纪风格的苍绿色的清净寺,今天依然点缀在泉州古城红砖古厝的独特色彩里,为这里增添了不少童话滋味。

中阿混血后代艾哈玛德,在这里任职的阿拉伯-波斯人潘总领也依然醒目写在博物馆的碑刻上。这里甚至有世界上仅存的渊源于波斯摩尼教(明教)的创始人石雕造像。

基督教文化在此还幻化成中国刺桐风格,结合或天使或华盖或莲花的多种造型。印度泰米尔文石刻上则记录着当初建立印度神湿婆寺庙的信息。如此众多的多元文明聚集在泉州,这里的人们早就习以为常。可见,中国滨海的这座城市是世界文化和谐共处的载体与标本。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史迹展现出历史上不同海域﹑不同国度﹑不同宗教﹑不同族群穿越时空阻隔和谐共存一城的物质和精神遗产,今天仍真实存在于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

她既以风樯鳞集的国际性港埠承载着海洋商贸的奇迹,也以多元共生的文化景观创造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她书写了古代中国与世界交互影响的历史记忆,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前行之路带来那来自岁月深处的思索、智慧与启示……

---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 ---

1973年,一位老船工报告,在泉州湾后渚港附近的海滩下有一艘不知年代的沉船,考古学家立即赶往现场,并迅速判断那可能是古代沉船。

经过一年的考古发掘,一艘700多年前的中国海船惊现于世!海船的出土立即轰动世界,因为这是一艘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木帆船,而且中国造船技术上的许多伟大发明和创造都可以在这艘沉船得到印证。

1979年,海交馆接受泉州市政府决定,在开元寺内东侧为这艘沉船建立了泉州湾古船陈列馆,进行收藏、保护和研究,并对外开放展出。

同时展出的还有伴随沉船出土的药物、香料、木货牌(签)、铜铁钱、竹木藤器、文化用品、果核、贝壳和其他遗物,以及宋、元、明、清的木椗、木爪石碇和铁锚等文物。

2014年,结合现时技术与审美,古船馆重新改陈开放。宋代沉船有如一个巨大的历史信息宝库,细数着那个时代中国人驾驭海船和驰骋于浩瀚海域的能力,以及通过海洋促进各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风采。

--- 泉州宗教石刻馆 ---

10-14世纪,随着海洋交通的发展和海洋贸易的繁荣,泉州(刺桐)成为当时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汇中心。这里居住着数以万计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的各国商人、传教士、使者、旅行家、贵族和平民,其中尤以波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和欧洲人为最。

他们在泉州享有经商与信仰的自由,不仅带来了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与宗教,于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等,都在这里与中华文明相遇,并互相丰富。

设于新馆一楼东展厅的宗教石刻馆, 主要展出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和建筑构件,再现古泉州(刺桐)时代,东西方文明在泉州的相遇与交流,展示泉州开放包容与和平友好的城市精神。

--- 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 ---

伊斯兰教传入泉州可以追溯到唐代(618—907)。其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阿拉伯—波斯商人也已为数不少。到了南宋和元代(1127—1368),这个被称为“刺桐”的东方大港,更成了他们在远东最大的商业据点和聚居地。

在这个开放而无比富庶的国际大都市,穆斯林侨民们自由地经商、传教和生活,并介入诸多重大的社会事务。展厅里一方方伊斯兰石刻,正是讲述这段令人难以忘却的动人历史。

该展览展出文物121件,文物仿制品19件,档案文献资料26件,选用图片108幅,拓片、临摹图等辅助展品41件。其中,宗教石刻文物在全国博物馆中是最集中、品质最好、内容最丰富且数量最多的。

展览配以大量的照片、拓片、文献资料将古代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这一历史真实地还原,这使得由序厅、长眠刺桐城、寻找清净寺、穆斯林后裔家族等四个单元组成的展览内容翔实、主题突出,带领观众追逐着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在泉州长达千年的历史脉络。

--- 庄亨岱藏品馆 ---

庄亨岱先生青年时代阔别家乡泉州,在台湾警场驰骋五十余载,获奖无数,声名远播。他始终心怀故土,情系两岸,为回报家乡,告慰父母,慨然将毕生收藏之艺术品、纪念品及所获荣誉勋章赠予本馆。

所赠藏品得自53个国家和地区,计一千八百五十六件,包括玉石、金银、铜锡、陶瓷、竹木各类,丰富多彩,琳琅满目。这些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之工艺品,或纤细,或繁缛,或富丽,或俗艳,争奇斗巧,各呈风采。

3、馆藏珍品

--- 尖底海船 ---

宋代尖底海船,残长24.20米、残宽9.15米;底部削尖,龙骨粗大,船体扁阔,是典型的福建尖底海船。该船有当时最先进的造船技术:水密隔舱、多重板结构,是国内出土的体量最大、年代最早的海船。

--- “何朝宗”款渡海观音塑像 ---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所藏“何朝宗”款渡海观音塑像,头戴披巾,双目微张下视,神情自在慈祥,形象丰满。额中一点吉祥痣,双手交叉袖内合拱于右胸腹间,衣着宽袍于胸前作结状,左足半露踏莲,右足淹没于衣裙浪花之中,衣纹线条圆转流畅、疏密有致、明暗起伏、繁而不乱。整体造型富有动态,舒展飘逸,刻画出观音的超然脱俗之态和乘风渡海之势,构图手法精炼、雕刻精细入微,堪称何朝宗瓷塑艺术的巅峰之作。

--- 元基督教八思巴文墓碑石 ---

基督教八思巴文墓碑石,长42厘米,宽32厘米;上面雕刻有八思巴文、汉文和十字架,代表了当时泉州基督教的兴盛。

--- 基督教尖拱四翼天使石刻 ---

元代基督教尖拱四翼天使石刻,高50厘米,宽53厘米;该墓碑石上面雕刻有多种宗教的标志,是当时泉州多种宗教并存的见证。

欧洲学者早已为‘刺桐十字架’糅合着多种艺术特征而感到无比惊奇。这尊长有四个翅膀的天使,她趺坐的姿势、夸张的垂耳、头上的三尖冠和佛像般的脸部轮廓,无不让人感觉到这是中国化的天使!然而,它的构图特征以及宗教思想的表达,又与基督教早期的神龛雕塑有着明显的传统联系。

--- 南宋象棋子 ---

南宋时期,象棋“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文天祥、李清照、刘克庄等政客文人,都爱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到一半以上。民间还出现了专业的“棋师”和专门制作棋子、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时,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等多种象棋著述面世。

来源:知乎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本文网址 https://wangzhidaquan.com/zhishi/13910.html
中国博物馆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验证码
提交
暂无评论内容
热门游戏
换一换
热门软件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