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巴拉迪(Mohamed ElBaradei)在2005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一荣誉是与他领导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共同分享的。他们因“防止核能从军事用途扩散至和平目的,并为国际安全和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受到表彰。
人物经历
1942年生于埃及。
20世纪60年代,他在开罗大学获得法律学士学位。
1971年和1974年,他又先后获得纽约大学国际法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64年,年仅22岁的巴拉迪进入埃及外交部,开始其外交生涯。此后,他两次在埃及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任职。
1984年,已积累了丰富国际组织工作经验的巴拉迪进入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工作。
1984至1987年,他先后担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驻联合国代表、国际原子能机构法律顾问和法律部主任、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外关系部主任等职。由于工作出色,他1993年被任命为负责对外关系的助理总干事。
1997年12月1日,巴拉迪接替前任瑞典人布利克斯,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2001年9月获得连任。
在此期间,他先后经历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核危机的严峻考验。
2005年6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一致同意巴拉迪继续担任该机构总干事。
2005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第49届大会以鼓掌通过的方式批准了对巴拉迪的任命。这是巴拉迪自1997年12月首次出任该机构总干事以来连续第三次担任这一职务,新任期从同年12月1日开始,共4年。
2009年12月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任命天野之弥为新任总干事,以接替巴拉迪。
2013年7月6日,前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全国反对派联盟阵线的领导人之一巴拉迪被任命为埃及临时副总统。
巴拉迪通晓阿拉伯语、英语和法语。已婚,有一子一女。
1998年7月和2002年1月曾来华访问。
2013年8月14日,埃及过渡政府副总统巴拉迪宣布辞职。
巴拉迪在辞呈中表示,他将不再为任何流血或他不赞成的决定承担责任,他同时对当前局势将带来的后果表示忧虑。巴拉迪称,他曾希望6月30日反穆尔西大游行及穆尔西下台可以结束穆斯林兄弟会统治以来造成的国家分裂,但事态向“错误的方向发展”,国家分裂愈演愈烈,“暴力将招致更多暴力”。他认为,全国和解将会达成,不过是在“付出昂贵的代价之后”。
获得奖项
埃尔巴拉迪博士还因其作为公务员和作为宽容、人道和自由的倡导者所做的工作获得过其他多种奖项。这些奖项包括:
富兰克林·罗斯福基金会“四大自由奖”;
詹姆斯·帕克·莫顿“宗教信仰交流奖”;
成就学院“金碟奖”;
乔治敦大学雷蒙德·特雷纳“吉特外交杰出成就奖”;
卡尔斯鲁厄先进牙科医学研究所“张口奖”;
达特蒙德“领导人宽容奖”;
克朗·蒙大拿论坛“基金会奖”;
穆斯林公共事务委员会“人类安全奖”;
意大利巴里和佛罗伦萨及乌拉圭蒙得维的亚“市钥奖”,并被玻利维亚拉巴斯市和厄瓜多尔基多市授予“贵宾奖”;
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
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哲学学会“荣誉赞助人奖”;
阿尔及利亚最高国家杰出人士“埃尔阿蒂尔奖”;
意大利总统“和平金鸽奖”;
莫斯塔尔和平和多族裔合作中心“莫斯塔尔 2007 国际和平奖”;
东西问题研究所 2008 年“建设和平奖”;
塞维利亚“诺渡国际和平、安全和跨文明对话奖”;
2008 年“英迪拉·甘地和平、裁军与发展奖”;
佐治亚大学和达美航空公司 2009 年“达美环球谅解奖”。
埃尔巴拉迪博士获得过纽约大学、马里兰大学、开罗美国大学、巴里自由地中海大学、日本创价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和布加勒斯特技术大学、马德里理工大学、首尔建国大学、佛罗伦萨大学、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阿根廷库约国立大学、阿默斯学院和开罗大学的各种荣誉学位。他还获得过许多勋章,包括埃及国民最高勋章“尼罗河大金领勋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