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人物 > 迈克尔·杨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生物体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研究者
  • 0
  • 0
  • 分享

迈克尔·杨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生物体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研究者

诺贝尔奖 2024-02-06 10:53:18 嘞嘞

迈克尔·杨(Michael Rosbash)是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共同获得者之一。他与杰弗里·霍尔和迈克尔·罗斯巴什因为他们在生物体昼夜节律机制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而共同获得了这一荣誉。他们发现了控制果蝇生物钟的基因,并阐明了其分子层面的调控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人类以及其他生物体内部的生物钟运行原理具有重大意义。

人物经历

1949年3月28日,迈克尔·杨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

1971年,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生物学学士学位。

1975年,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

1975年—1977年,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1978年—1984年,在洛克菲勒大学担任助理教授。

1984年—1988年,在洛克菲勒大学担任副教授。

1987年—1996年,在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1988年,晋升为洛克菲勒大学教授。

2004年—2023年,担任洛克菲勒大学学术事务副校长。

200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3年,获得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2017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2018年,当选为美国哲学学会会士。

生平贡献

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揭示:迈克尔·杨与杰弗里·C·霍尔和迈克尔·罗斯巴什合作,通过果蝇模型系统深入研究了生物体如何调控内在的24小时昼夜节律。他们发现了控制生物钟周期的关键基因以及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机制。

发现周期基因period (per):迈克尔·杨的团队首先识别并克隆了果蝇中的period基因,该基因是生物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表达水平会随着一天中时间的变化而波动。

阐明转录-翻译负反馈回路:进一步的研究显示,PER蛋白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抑制period基因的活性,从而形成一个自我调节的转录-翻译负反馈环路,这个循环过程就是生物钟持续运转的基础。

相关基因及蛋白质网络的构建:除了period基因外,迈克尔·杨还参与了其他关键生物钟基因如timeless (tim) 和doubletime (dbt) 的研究,这些基因及其产物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生物钟网络。

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他的研究成果不仅解释了生命体如何维持内在的生理节奏,而且对于理解时差反应、睡眠障碍、代谢疾病以及多种与生物钟失调相关的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本文网址 https://wangzhidaquan.com/zhishi/13631.html
诺贝尔奖人物回顾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验证码
提交
热榜
热门游戏
换一换
热门软件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