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于1965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因为他对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 QED)的基础性贡献。费曼提出的理论和方法极大地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他发明的费曼图(Feynman diagrams),这是一种直观且强大的工具,用于描述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计算涉及电磁力的各种物理量。他的工作不仅深化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基本规律的理解,而且对后来的粒子物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18年5月11日,理查德·费曼出生于美国纽约,在长岛南岸的法罗克维长大。
1935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学习,最初主修数学和电力工程,后转修物理学。
1939年,从麻省理工学院本科毕业,并被任命为普特南研究员(Putnam Fellow),之后参加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并取得了满分;9月,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就读研究生,导师是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致力于研究量子力学的疑难问题:发散困难。
1942年6月,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量子力学中的最小作用原理(The Principle of Least Action in Quantum Mechanics)》;同年,被招募作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美国原子弹项目职员,进入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参加了“曼哈顿计划”,理查德·费曼是曼哈顿计划天才小组成员之一,该研究小组负责研制原子弹。
1945年,“曼哈顿计划”结束后进入康奈尔大学任教;7月16日,观看了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阿拉莫戈多爆炸。
1951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任教,担任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
195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59年,担任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Professor of Theoretical Physics)。
1961年9月—1963年5月,在加州理工学院讲授《大学初等物理》课程,录音在同事帮助下整理编辑为《费曼物理学讲义》。
1965年,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成果,与朱利安·施温格(Julian.Schwinger)、朝永振一郎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理查德·费曼受委托调查失事原因,他做了O型环演示实验,只用一杯冰水和一只橡皮环,就在美国国会向公众揭示了挑战者失事的根本原因——低温下橡胶失去弹性。
1988年2月15日,因腹膜癌在加州洛杉矶逝世,终年69岁。
量子电动力学 (QED)
费曼是量子电动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这一理论描述了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他提出的费曼图法是一种直观简洁的方法来描述和计算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大大简化了复杂的量子场论计算。
诺贝尔物理学奖
由于在量子电动力学领域的基础性工作,费曼与朱利安·施温格(Julian Schwinger)和朝永振一郎(Sin-Itiro Tomonaga)共同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超流体理论
费曼提出了关于液态氦-4超流体现象的微扰理论,为理解和描述这种奇特物态提供了数学框架。
弱相互作用理论
费曼对β衰变的研究也有重要贡献,参与了弱相互作用理论的早期发展。
粒子物理学研究
他在粒子物理学方面的工作包括提出层子模型,这是后来夸克模型的先驱,并且对于强相互作用的理解起到了关键作用。
教育贡献
费曼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的《费曼物理学讲义》被广泛认为是物理学教材中的经典之作,影响了几代物理学者。他对科学传播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通过“费曼讲座”使公众得以了解复杂的科学概念。
技术与工程
费曼还参与了航天工程相关工作,比如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原因,他在听证会上用水晶冰块演示O形环失效原理的场景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纳米科技领域
尽管并非直接从事纳米技术研究,但费曼1959年的一次演讲中预见了纳米级机器的可能性,启发了后来纳米技术的发展方向。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