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人物 > 约翰·古迪纳夫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锂离子电池”的开创者
  • 0
  • 0
  • 分享

约翰·古迪纳夫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锂离子电池”的开创者

诺贝尔奖 2024-01-17 09:58:05 嘞嘞

约翰·班尼斯特·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是一位美国固体物理学家,因他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革命性贡献而闻名于世。古迪纳夫教授在1980年代初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钴酸锂材料作为锂电池正极,这一突破显著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并且使得它们得以商业化大规模应用。

获奖原因

201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约翰·B·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以及日本化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研发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的基础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时年97岁的古迪纳夫成为有史以来获得诺贝尔奖年纪最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彻底改变了移动通信行业,也对电动汽车等可持续能源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物生平

1922年7月25日,约翰·古迪纳夫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耶拿,在美国东北部长大,高中就读于马萨诸塞州的格罗顿学校。

1940年,考入了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先是选了古典文学,后来转到了哲学,期间还学习过化学,之后转入数学专业,并坚持了下去。就在读大学的第二年,珍珠港事件爆发,他选择主动申请服役,战争结束后才回到耶鲁大学完成了学业。

1944年,从耶鲁大学毕业,获得数学学士学位,之后再度加入美国空军,依靠数学专业背景成为了战争气象预报专家。

1946年,由美国政府出资到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攻读物理学博士,先后师从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和约翰·辛普森(John A. Simpson)。

1950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之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是物理学家克拉伦斯·齐纳(Clarence Zener)。

1951年—1952年,担任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研究工程师(Research Engineer)。

1952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林肯实验室工作。

1958年,被提升为数字计算机开发小组(Digital Computer Development Group)副组长。

1959年,转到计算机组件小组(Computer Components Group)担任负责人。

1963年,成为磁力和共振小组(Magnetism and Resonance Group)负责人。

1965年,调到电子材料小组(Electronic Materials Group)担任负责人。

197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76年—1986年,担任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无机化学教授,以及无机化学实验室主任 [28]。

1986年,进入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工作,担任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教授。

1988年—2010年,担任牛津大学名誉研究员(Emeritus Fellow)。

1992年,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2010年,担任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St Catherine's College,University of Oxford)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 [28];同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

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 。

2019年10月9日,与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的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和名城大学(Meijo University)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23年6月25日,去世,享年100岁

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本文网址 https://wangzhidaquan.com/zhishi/6662.html
诺贝尔奖人物回顾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验证码
提交
热榜
热门游戏
换一换
热门软件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