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人物 > 伯顿·里克特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J/ψ粒子发现与现代粒子”的科学家
  • 0
  • 0
  • 分享

伯顿·里克特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J/ψ粒子发现与现代粒子”的科学家

诺贝尔奖 2024-02-27 13:53:54 嘞嘞

伯顿·里克特(Burton Richter)是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共同获得者之一。他因与华裔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独立发现了名为J/ψ的新基本粒子而获此殊荣。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 charm 夸克的存在,而且对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位科学家的工作为研究强相互作用力和理解基本粒子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他们的研究成果在1976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认可,并因此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个人履历

1931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在经济大萧条后的几年和二次世界大战中成长起来。1952年,里克特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学士学位,1956年获该校核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里克特接受了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职位。在这里他很快得到晋级并在1967年被聘为物理学系正教授。

1970年,他得到原子能委员会的财政支持,于1973年研制成功一台碰撞光速粒子加速器。使用这一精致的仪器,里克特发现了新粒子,这是新型大质量长寿命介子中的第一种粒子。与此同时,丁肇中指导下的一组实验工作者,也发现了同样的新粒子,他们称为J粒子。

1974年,里克特和丁肇中联合宣布他们各自的发现。1976年,他们因为这一发现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主要贡献

J/ψ 粒子的发现

1974年,伯顿·里克特领导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研究团队,在高能电子-正电子对撞实验中独立发现了新的重粒子——J/ψ粒子。这一发现证明了第四种夸克的存在,即charm夸克,对于完善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具有重大意义。

诺贝尔物理学奖

因为这一重要发现,伯顿·里克特与另一位独立做出同样发现的华裔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共同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研领导和学术影响

作为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领导者,里克特推动了一系列尖端粒子物理实验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到粒子加速器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中。

教育和人才培养

在职业生涯中,里克特通过教学和指导学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物理学家,对全球粒子物理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学政策和社会服务

除了科研工作外,他还积极投身于科学政策制定和科学普及活动中,致力于提高公众对基础科学研究的认识和支持。

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本文网址 https://wangzhidaquan.com/zhishi/17924.html
诺贝尔奖人物回顾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验证码
提交
热榜
热门游戏
换一换
热门软件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