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哲不仅对内主张扩大学术视野,整合学术资源,创造公平、合理、有活力的研究环境,还致力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交流,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术进步。
1936年11月19日,李远哲出生于台湾省新竹市。
1943年,进入台湾省新竹市国民小学就读,在校期间担任校棒球队及乒乓球队队员。
1949年,进入台湾省新竹中学,在校期间担任校网球队队员,并在学校乐团吹长号。
1955年,保送进入台湾大学化工系。
1956年,转入台湾大学化学系。
1959年,从台湾大学本科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学士论文由郑华生(Hua-sheng Cheng)教授指导,研究用纸电泳分离锶与钡;同年,入学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放射化学组硕士班。
1961年,从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硕士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由浜口博(H. Hamaguchi)教授指导,研究温泉沉积物矿质北投石(Hukutolite)含有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之后留任台湾清华大学担任助教一年,跟从C.H. Wong教授,分析tricyclopentadienyl samarium的X线结构。
1962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化学系博士班,博士论文由马汉(Bruce Mahan)教授指导。
1965年,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劳伦斯国家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67年2月,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在赫施巴赫(Dudley R. Herschbach)教授处从事博士后研究。
1968年10月,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及佛兰克研究所(James Franck Institute)助理教授。
1971年10月,晋升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副教授。
1972年,返台担任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半学年。
1973年1月,晋升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1974年,返回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化学系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8];同年,成为美国公民。
1975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7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0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数理组第十三届院士。
1986年,与美国哈佛大学赫施巴赫教授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波拉尼(John C. Polanyi)教授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李远哲在博士期间研究电子激发的碱金属原子的化学离化过程(chemiionization processes of electronically excited alkali atoms)。在此期间,李远哲逐渐对离子—分子间作用以及分子散射的动力学(ion-molecule reactions and the dynamics of molecular scattering),尤其是利用交叉分子束研究反应动力学(crossed molecular beam studies of reaction dynamics)产生兴趣。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