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人物 > 恩斯特·鲁斯卡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微观世界探索技术”的伟大革新者
  • 0
  • 0
  • 分享

恩斯特·鲁斯卡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微观世界探索技术”的伟大革新者

诺贝尔奖 2024-02-26 14:23:01 嘞嘞

恩斯特·鲁斯卡(Ernst Ruska)是一位德国物理学家,他在电子显微镜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86年,他因发明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并将其发展到高分辨率,从而对科学界在微生物学、材料科学和物理学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物生平

恩斯特·鲁斯卡生于海德堡,是德国东方学家、科学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尤利乌斯·鲁斯卡(Julius Ruska)的儿子,恩斯特·鲁斯卡的弟弟赫尔穆特·鲁斯卡(Helmut Ruska)是医生,也是电子显微镜的先驱之一。

鲁斯卡在海德堡读完中学后,1925年起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习电子学,1927年转到柏林工业大学,1933年完成论文《关于电子显微镜的磁性镜头》(Über ein magnetisches Objektiv für das Elektronenmikroskop)并获得博士头衔。

由于电子显微镜的商业化开发不是大学研究所的任务,研究所的仪器也无法达到这个要求,鲁斯卡开始在电子光学的工业界寻求新的发展。他于1933年至1937年在柏林电视机股份公司(Berliner Fernseh AG)的研发部门工作,负责电视机接收发送管和带二级放大器的光电池的开发。在此期间,他同博多·冯·博里斯(Bodo von Borries)开始试探性地开发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1936年底1937年初,他们在西门子公司的电子显微镜工业研发工作实现了这一目标,在柏林设立了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并于1939年研发出了第一台能够批量生产的“西门子-超显微镜”。

在研发“西门子-超显微镜”的同时,他和弟弟赫尔穆特·鲁斯卡及其同事开始了它的应用,尤其是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为了使得它能够迅速地使用在各个领域,他们建议西门子公司建立一所电子显微镜研究所,1940年建成后直至1944年底,这个研究所共发表了约200篇不同专业领域的文章。

二战后,鲁斯卡为西门子公司重建了在柏林的电子光学实验室,使得1949年起重新开始生产电子显微镜,有超过1200家的各国研究所使用他们的产品。除此之外,鲁斯卡开始更多地在科学研究所工作,以加大对电子显微镜的物理学研究。1947年8月至1948年12月在德国科学学会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所工作,1949年1月起接手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弗里茨·哈勃研究所(Fritz-Haber-Institut)的电子显微镜部门,直至1974年底退休,这个部门在1957年成为独立的电子显微镜研究所,并以鲁斯卡的名字命名,鲁斯卡也在此前的1955年辞去了西门子公司的工作。

1944年鲁斯卡在柏林工业大学获得大学任教资格,1949年成为柏林自由大学的教授,1959年起也在柏林工业大学任教,直至1971年,教授电子光学基础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发表科学文章超过100篇。

1988年,恩斯特·鲁斯卡在柏林逝世,葬于其弟弟赫尔穆特·鲁斯卡在柏林的墓旁。

生平贡献

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鲁斯卡在20世纪30年代初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这一重大创新使科学家能够观察到远超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极限的微观世界。1931年,他成功制造出第一台工作原型,并于1933年进一步完善了设计。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与改进

鲁斯卡对电子显微镜进行了持续的技术改进和优化,使其成为研究生物学、材料科学、物理学以及其他众多学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他的发明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以纳米级别的细节来观察细胞结构、病毒和其他微观粒子。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由于他在电子显微镜领域的开创性工作,恩斯特·鲁斯卡在1986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其“对于发展电子显微镜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生物和固体物质微观结构知识的重大扩展”。

教育与科研领导

作为教师和科研领导者,鲁斯卡在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等多个机构任职期间,培养了大批科学家,并且对电子显微学及其应用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本文网址 https://wangzhidaquan.com/zhishi/17224.html
诺贝尔奖人物回顾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验证码
提交
热榜
热门游戏
换一换
热门软件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