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人物 > 悉尼·布伦纳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遗传调控发育和细胞程序性死亡方面”的科学家
  • 0
  • 0
  • 分享

悉尼·布伦纳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遗传调控发育和细胞程序性死亡方面”的科学家

诺贝尔奖 2024-02-07 14:22:24 嘞嘞

悉尼·布伦纳(Sydney Brenner)因为在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在遗传调控发育和细胞程序性死亡方面的基础研究贡献而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与另外两位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John Sulston)和罗伯特·霍维茨(Robert Horvitz)共同分享了这一荣誉。他们的工作主要通过使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作为模式生物来揭示器官发育和细胞死亡的遗传机理,这些发现对于理解生命的基本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人物简介

悉尼·布伦纳出生在南非的一个小镇-杰米斯顿。他的双亲是移民。父亲1910年从立陶宛来到南非,而母亲于1922年从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移居南非。布伦纳在杰米斯顿高中和金山大学接受教育后,在牛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人生经历

1960年代,布伦纳在分子生物学领域成就突出。

1961年 他与佛朗西斯·克里克通过克里克-布伦纳实验解释了蛋白质翻译的三元码,发现了移码突变。这个发现提供了遗传密码前期解释。之后他专注于秀丽隐杆线虫的研究。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程序化凋亡)的遗传调控机理。

2002年 12月,他的诺贝尔演讲的题目为《Nature's Gift to Science》,介绍了线虫动物门,他被认为选择了正确研究方向,并选择了正确的生物体。

科学成就

遗传密码破译:在20世纪60年代,布伦纳参与了对遗传密码的研究工作,这一工作有助于揭示DNA如何通过特定的三联体核苷酸序列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秀丽隐杆线虫研究:布伦纳选择了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作为模型生物进行遗传学研究,并证明它是一种理想的实验系统,用于探究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细胞死亡等过程的基本原理。他领导的研究团队绘制了这种线虫的所有细胞谱系,并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关键的基因调控机制。

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布伦纳的实验室工作还涉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的研究,这一领域的探索对于理解生物体正常发育以及多种疾病如癌症的发生机理至关重要。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于上述及其他相关研究,悉尼·布伦纳与约翰·苏尔斯顿和罗伯特·霍维茨共同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遗传调控机理”。

科研教育与领导力:布伦纳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他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并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他曾担任多个重要学术机构的成员,包括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和英国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指导者。

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本文网址 https://wangzhidaquan.com/zhishi/13878.html
诺贝尔奖人物回顾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验证码
提交
热榜
热门游戏
换一换
热门软件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