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人物 > 钱永健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绿色荧光蛋白”的生物学家
  • 0
  • 0
  • 分享

钱永健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绿色荧光蛋白”的生物学家

诺贝尔奖 2024-01-18 10:23:47 嘞嘞

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1952年2月1日—2016年8月24日)是一位美籍华裔生物化学家,因其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领域的革命性贡献而荣获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人物生平

1952年2月1日,钱永健出生于美国纽约,祖籍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

1968年,16岁时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发表论文,获得素有“少年诺贝尔奖”之称的“西屋科学天才奖”(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第一名 [15];同年获得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进入哈佛大学。

1972年,20岁时从哈佛大学毕业,获得化学和物理学士学位。同年获得奖学金,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其指派的导师是理查德·阿德里安(Richard Adrian)。

1977年,从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毕业,之后从事生理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1981年,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

1981年—1982年,担任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访问研究员(Visiting Researcher)。

1989年,进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工作,担任药理学教授以及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

1995年,当选为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08年,与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Martin Chalfie)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16年8月24日,在美国俄勒冈州的一条自行车道上去世,享年64岁。

科研综述

1994年,钱永健开始了对GFP(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在美国西北海岸所盛产的水母中所发现的一种蛋白质)改造进行研究;后来通过基因突变的方法,让这类原本发出柔弱绿光的蛋白发光变得更明亮、更持续。凭借这项研究成果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4] [8]。此后,钱永健实验室制出了多种蛋白,有的荧光强,有的呈现黄、蓝、红色,有的可激活、可变色,世界上使用的荧光蛋白大多是钱永健实验室改造后的变种。他的研究使荧光蛋白真正成为了生物科学实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钱永健在英国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发明出一种可追踪细胞内钙水平的有机染料,与钙质结合时会戏剧性地改变荧光,染料无需注射即可穿透细胞壁。他对荧光蛋白应用于神经生物学和癌症研究兴趣浓厚。为了能更好地看清并治疗癌症,他与同事设计了一种能携带成像分子或化疗药物靶向癌细胞的U形缩氨酸。还创造了一种让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电信号发出亮光的荧光染料,有助于解密脑细胞的功能与相互作用。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4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钱永健实验室网站显示,钱永健先后在《Science》《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Nature Methods》等发表论文210多篇

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本文网址 https://wangzhidaquan.com/zhishi/8165.html
诺贝尔奖人物回顾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验证码
提交
热榜
热门游戏
换一换
热门软件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