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人物 > 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克劳斯·冯·克利钦:低温强磁场下二维电子系统量子霍尔效应的开创性发现者
  • 0
  • 0
  • 分享

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克劳斯·冯·克利钦:低温强磁场下二维电子系统量子霍尔效应的开创性发现者

诺贝尔奖 2024-02-26 14:31:10 嘞嘞

克劳斯·冯·克利钦(Klaus von Klitzing)是一位德国物理学家,他因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这一里程碑式的贡献而荣获198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霍尔效应是一种发生在低温强磁场下二维电子系统中的量子现象,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固体物理中电子在强磁场下的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人物经历

1943年6月28日,克劳斯·冯·克利钦(Klaus Von Klitzing)出生于德国波森省(今波兰施洛达),

1962年2月,毕业于夸肯布鲁克高中(Quakenbruck)。

1962年4月—1969年3月,就读于布伦瑞克工业大学。

1972年,获得维尔茨堡大学博士学位。

1975年—1976年,在牛津大学克拉伦登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1979年—1980年,在格勒诺布尔高磁场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1980年11月—1984年12月,任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

198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并当选为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1月起,任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所长。

1990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6年,当选为德国自然科学院院士。

200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

200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7年,当选为宗座科学院院士和奥地利科学院院士。

生平贡献

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

1980年,克利钦在低维电子系统中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这是一种在低温强磁场下二维电子气中的电阻量子化现象。这一发现揭示了新的基本物理规律,并为测量普朗克常数提供了一种极其精确的方法。

诺贝尔物理学奖

由于对量子霍尔效应的重要贡献,克利钦在1985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奖项表彰了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人们对量子物理学的理解,而且对于开发精密测量技术和未来信息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科研工作与教育影响

克利钦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凝聚态物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低维电子系统的探索和理解。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者,在学术界培养了许多后起之秀,对全球物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活动与公众科普

除了科研成就外,克利钦还积极投身于科学普及和社会活动,倡导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和伦理价值,并通过各种公共演讲和出版物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公众对基础科学研究的认识和兴趣。

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本文网址 https://wangzhidaquan.com/zhishi/17237.html
诺贝尔奖人物回顾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验证码
提交
热榜
热门游戏
换一换
热门软件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