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人物 > 威廉·维克里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第二价格密封投标拍卖”的开创人
  • 0
  • 0
  • 分享

威廉·维克里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第二价格密封投标拍卖”的开创人

诺贝尔奖 2024-01-22 14:05:50 嘞嘞

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rey)是一位著名的加拿大裔美国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维克里1914年出生于加拿大,并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分别于1935年获得耶鲁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37年取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并于1947年获得该校哲学博士学位。

生平简介

出生

1914年,维克瑞生于加拿大

求学过程

1935年获耶鲁大学理学学士学位

193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任职经历

1945年起,维克瑞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

1947年又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4——1967年,他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主任,在此期间曾任纽约市城市经济协会会长

1967年成为加利福尼亚斯坦福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与经济计量学会会员

1971年出任澳大利亚纳施大学客座讲师

1973年出任美国经济研究局局长

1974年,他出任联合国发展规划预测和政策中心财政顾问,并成为美国文理研究院研究员。

1979年获芝加哥大学人文学博士

1996年去世前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麦克维卡讲座政治经济学教授。

个人著作

《累进税制议程》(1947);

《微观静态学》(1964);

《突变论和宏观经济学》(1964);

《公共经济学》(1994)。

所获荣誉

维克里教授获得诺贝尔奖,主要因为他的两项研究奠定了资讯经济学的基础。

一是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对所得税的研究,另一则是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对投标与喊价的研究。而对于投标与喊价的研究可以说是维克里最重要的学术贡献。

投标与喊价的研究

投标或喊价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今中外有各式各样的应用:希腊罗巴时代奴隶的买卖、荷兰的花市、索思比的古董拍卖、采矿权、空中频道使用权、政府公债的标信、公共工程的发包等都是投标或喊价应用的现成例子。各种各样的秘密投标与公开喊价看起来大不相同,维克里将之归纳成两种:荷兰式与英国式。荷兰式喊价是荷兰花市所使用的规则,喊价者由高价往低价喊,第一个举手者赢得标的物,并付出当时喊到的价格;英国式喊价则由竞标者由低往高出价,最后出价者赢得标的物,并付出他所喊的价格。秘密投标的规则,一般是由竞标者秘密写出标金再公开开标,由标金最高者中标,并以其出标为售价。荷兰式喊价的竞争者在决定何种价格该举手时,与秘密投票者在决定应该如何出标时,有着相同的考虑因素,故两者的均衡策略会相同,结局也会相同。

维克里投标法

有没有与英国式喊价相对应的秘密投标呢?有。这就是著名的维克里投标法,其规则基本上与传统投标相同,惟一不同点是赢标者付出的价格,不再是他所出的标,而是第二高标,故又称“次高价投标法(the second-price auction)”。很奇妙的是,若采用这种投标法,投标者的最好投标策略,就是依照自己对标的物的评价据实出标。而其好处是方便投标者,如此投标者在决定其出标时,只要评估自己的需求,而不需要费力去搜集与评估每一个竞争对手的需求,所以大大地减少了投标者的准备工作。

除了比较各种投标与喊价的关系,维克里也指出在适当条件下,卖方采纳这四种销售方法的任何一种,预期收入都是一样,这就是著名的收入相等原则。这样的结果等于指出,既然每一种投标或喊价对卖方都无差别,当然是用最方便买方竞争的维克里投标法了。

在实际应用上,维克里投标法也逐渐被人们所采用,例如美国的国库券拍卖,不过他们采用的是修改过的版本,称为单一价格投标法,允许标的物的数量大于一件,而得标的人可以超过一个。规则如下:投标者出标的时候要决定需要的数量与单价,买方再将所有的出标价格由高到低排列,以对应国债的发行=总量为限,优先配给出价高者,而价格则订为分配不到标的物者的最高出价。由于得标者不论其出价的高低都出相同的价格,故称单一价格法;而价格由没有得标者的最高出价决定,故仍然维持了维克里投标法的特色,亦即大家都会根据自己的真实评价来出价。

研究意义

维克里对于投标的研究,其意义不只局限于投标方面,因为投标方法解决的是如何在资讯不完整或其分配不对称下最有效率地配置资源的问题,这开创了资讯经济学研究的先河。在资讯不完整或其分配不对称下,掌握较多资讯者可以策略性地运用其资讯以博取利益,而资讯经济学所要探讨的,就是要如何设计契约或机制来处理各种刺激与管制的问题。维克里对投标与喊价的研究,带来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让我们更了解诸如保险市场、信用市场、厂商的内部组织、工资结构、租税制度、社会保险、政治机构等等问题。

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本文网址 https://wangzhidaquan.com/zhishi/10382.html
诺贝尔奖人物回顾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验证码
提交
热门游戏
换一换
热门软件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