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人物 > 托妮·莫里森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诗性笔触勾勒黑人历史与文化,成为第一位获奖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
  • 0
  • 0
  • 分享

托妮·莫里森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诗性笔触勾勒黑人历史与文化,成为第一位获奖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

诺贝尔奖 2024-02-22 10:29:50 嘞嘞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以其深刻揭示美国黑人生活、历史和文化的作品而享誉世界。1993年,她因“其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力量,使我们对现实有了新的认识”而被瑞典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创作成就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她在探索种族、性别和社会不平等等主题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的肯定。她的作品如《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和《宠儿》等,不仅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人物生平

托妮·莫里森生于俄亥俄州钢城洛里恩,父亲是船厂焊接工。母亲是忠实教徒并且参加教会歌咏队,在白人家帮佣。为了逃避种族歧视,父母从俄州(美国中西部)迁徙到美国南方,又为了工作迁移到北方。父母都为黑人文化感到骄傲,她从小在家里学会无数的黑人歌曲,听过许多南方黑人的民间传说。在黑人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她读遍与此相关的书籍,尤其对文学有兴趣。

小学一年级时,她是班上惟一的黑人,不过很能和白人孩子为友,直到开始交男朋友时才感觉到种族歧视。

1949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专为黑人开设的学校,攻读英语和古典文学。大学毕业后,又入康奈尔大学专攻福克纳和伍尔芙的小说,并以此获硕士学位。此后,她在德克萨斯南方大学和霍德华大学任教。

1966年,她在纽约兰登书屋担任高级编辑,曾为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自传和一些青年黑人作家的作品的出版竭尽全力。她所主编的《黑人之书》,记叙了美国黑人三百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

1969年,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发表,此后,她经常应邀撰写社会评论,为黑人的利益而呼号。

20世纪70年代起,她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和巴尔德学院讲授美国黑人文学,并为《纽约时报书评周报》撰写过30篇高质量的书评文章。20世纪70年代初,也是美国第二波女权运动轰轰烈烈进行之时,莫里森曾在一篇名为《黑人女性对女权运动的态度》的文章中公开发表过自己对当时女权运动的看法。

1988年起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授文学创作。同年获美国普利策文学奖。

1993年,她的作品由于被认为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意的表达方式,而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是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奖的黑人女作家。

2003年托妮·莫里森出版新书《爱》,再一次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2012年发表第十部小说《归乡》。

2015年4月,面对美国社会又一次变得严峻起来的种族问题,在接受《每日电讯报》的专访时,她再一次公开对种族歧视提出批评,并为种族平等做出呼吁;同年,出版小说《上帝,救救孩子!》。

2019年8月5日夜里,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逝世,享年88岁。

生平贡献

文学创作

托妮·莫里森的文学作品以深刻揭示黑人生活、历史和文化为主题,尤其关注种族、性别和社会正义等议题。她的小说如《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宠儿》以及《爵士乐》等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1987年,她凭借小说《宠儿》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并在1988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此书以其独特而富有象征意义的方式探讨了奴隶制的遗留影响和个人与集体记忆的关系。

学术与教育贡献

莫里森曾任教于霍华德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高等学府,担任英语教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和学者,对美国乃至全球的文学教育和研究有着重大影响。

社会影响力

她的作品及公开演讲都促进了对美国种族关系的深入对话,帮助读者理解并反思美国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种族不平等现象。

莫里森作为一位公共知识分子,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公共辩论,为黑人文化传承和权益发声,她的作品经常被用于推动民权运动和反歧视教育。

国际荣誉与认可

1993年,托妮·莫里森因其“叙事艺术中杰出的表现力,并以诗歌般的叙事语言赋予黑人生活新的存在形式”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

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本文网址 https://wangzhidaquan.com/zhishi/15740.html
诺贝尔奖人物回顾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验证码
提交
热榜
热门游戏
换一换
热门软件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