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人物 > 鲁道夫·穆斯堡尔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揭示伽马射线无反冲共振吸收现象的科学家
  • 0
  • 0
  • 分享

鲁道夫·穆斯堡尔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揭示伽马射线无反冲共振吸收现象的科学家

诺贝尔奖 2024-02-28 14:11:08 嘞嘞

鲁道夫·穆斯堡尔(Rudolf Ludwig Mössbauer)因发现并证实了伽马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现象,即著名的“穆斯堡尔效应”,与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霍夫施塔特共同获得了196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效应在核物理学和相关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为穆斯堡尔光谱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物生平

1908年1月22日,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出生于俄罗斯帝国巴库(现阿塞拜疆)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12年,4岁能阅读书籍,7岁学完中学数学课程,12岁学会微分,13岁学会积分,13岁中学毕业后遵从父亲的意愿,选了一个“实用”专业,同他姐姐一起到巴库经济技术学校学习财经。

1922年,14岁转入巴库国立大学(Baku State University)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化学,但他最终没有修完化学专业。

1924年,从巴库国立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圣彼得堡,此时正值列宁去世,圣彼得堡被易名为列宁格勒,于是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进入了同时易名的列宁格勒国立大学(Leningrad State University)物理系学习。

1927年,19岁生日前两天从列宁格勒大学毕业,成为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技术物理研究所(Leningrad Physico-Technical Institute)的研究生。

1929年10月,在前苏联政府人民教育委员部(Soviet government-People's Commissariat for Education)旅行奖学金(travelling fellowship)以及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Rockefeller Foundation fellowship)的资助下出国进修访问。

1930年4月,经过在德国哥廷根和莱比锡短暂停留后,前往丹麦哥本哈根(Copenhagen)的尼尔斯·玻尔理论物理研究所(Niels Bohr's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工作到5月;之后前往英国剑桥与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一起工作;9月至11月在哥本哈根,12月至1931月1日在瑞士苏黎世(Zurich)与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一起工作。

1931年2月—3月,第三次到哥本哈根,之后回到前苏联,初期仍在列宁格勒物理研究所工作。

1932年,在哈尔科夫的乌克兰科学院物理技术研究所工作,并担任理论物理部主任。

1933年,短期访问哥本哈根。

1934年,在没有经过论文答辩的情况下,获得物理与数学科学(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博士学位;同年,短期访问哥本哈根。

主要贡献

穆斯堡尔效应的发现

1957年,在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穆斯堡尔首次观察到了伽马射线无反冲共振吸收现象,即当一个原子核发射或吸收伽马光子时,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动能损失,则会发生精确的能量匹配和无反冲吸收。这一现象后来被命名为“穆斯堡尔效应”。

诺贝尔物理学奖

由于这一重大发现及其对物理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的影响,穆斯堡尔与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霍夫施塔特共同获得了196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穆斯堡尔光谱学的建立

穆斯堡尔效应为穆斯堡尔光谱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技术是一种极其精确的测量方法,能够揭示关于原子核周围电子结构、晶格振动以及物质内部磁场等信息,对于材料科学、地质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生涯

他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业,并在海德堡的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医学研究所及之后的工作中继续进行科学研究,验证和完善了他的发现。

学术影响

穆斯堡尔的发现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物理学的研究,而且对工业界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在核电站安全监测、矿物分析和天体物理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本文网址 https://wangzhidaquan.com/zhishi/18643.html
诺贝尔奖人物回顾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验证码
提交
热榜
热门游戏
换一换
热门软件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