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人物 > 肯尼斯·威尔逊198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临界现象和重整化群理论方面”的开创者
  • 0
  • 0
  • 分享

肯尼斯·威尔逊198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临界现象和重整化群理论方面”的开创者

诺贝尔奖 2024-02-26 15:21:09 嘞嘞

肯尼斯·威尔逊(Kenneth G. Wilson)是一位美国物理学家,他因在临界现象和重整化群理论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而荣获198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工作揭示了在相变过程中系统如何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普适规律,并发展了一种数学工具——重整化群理论,该理论不仅对凝聚态物理学有着深远影响,也对粒子物理学和其他领域的复杂系统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一理论,科学家们能够理解和计算出非常接近临界点时物质性质的标度律,极大地推动了统计力学和量子场论的发展。

人物生平

1952年,这时肯尼斯·威尔逊才16岁,就进入美国哈佛大学主修数学,但同时也学了许多物理,几个暑假都参加课题组研究。他的研究生阶段在加州理工学院渡过,其中有两年是在核物理实验室里工作,并跟随盖尔曼做博士论文。

在加州理工学院肯尼斯·威尔逊和物理系一位名叫马休斯(J.Mathews)的助教很谈得来,马休斯教他使用学院的计算机。有一个暑假他参加通用原子能公司,从事等离子体工作。第二年回到哈佛,当一名临时工作人员,然后再回到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博士论文。当时哈佛的理论活动较少,于是肯尼斯·威尔逊就去了MIT(麻省理工学院),以便利用那里的计算机做理论工作,在那里和MIT的理论组成员联系很多。

1962年肯尼斯·威尔逊来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参加肯德尔和布约肯的小组,研究场论和粒子物理学,他的兴趣在于用重正化群方法来处理强相互作用的模型。

1963年9月肯尼斯·威尔逊到康奈尔大学当助理教授。

1965年受聘为副教授,1971年升教授,以后他就一直在康奈尔大学,除了几次休假和访问。有一次是去SLAC,有一次是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又有一次是去加州理工学院当访问学者,还到 IBM苏黎世实验室工作过一年。1971年,他把重正化群的方法用于统计物理学中的临界现象的研究,建立起二级相变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准确地计算了低温下热容对温度的线性关系式中的系数。

生平贡献

重整化群理论

威尔逊最著名的成就是提出了重整化群理论,这一理论在处理临界现象和相变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这一理论,他成功地解释了在接近临界温度时物质性质如何随尺度变化而呈现出标度不变性,并预测了一系列普适的指数定律。

诺贝尔物理学奖

肯尼斯·威尔逊因对临界现象的研究及其重整化群理论的创立于1982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对第二类相变的理解,为统计力学和复杂系统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模拟方法

威尔逊还开发了一种称为“蒙特卡洛方法”的计算机模拟技术来研究统计力学中的各种问题,这种方法现在已成为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教育与指导

作为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威尔逊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物理学家,他对学生和年轻学者的学术指导和激励对物理学领域的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科研成果

除了上述成就外,威尔逊还在粒子物理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在量子色动力学(QCD)等领域的研究。

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本文网址 https://wangzhidaquan.com/zhishi/17318.html
诺贝尔奖人物回顾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验证码
提交
热榜
热门游戏
换一换
热门软件
换一换